幾場春雨過後郊外草地冒出狀似可食用野菇 特生中心專家呼籲切勿隨意採摘野菇食用 以免中毒
集集鎮公所前綠草坪長出一顆接一顆外型超誘人野菇,外觀似可食用雞肉絲菇;特生中心專家從野菇外型觀察認為那是從外觀看來,應是白鬼傘屬的真菌,下雨潮濕長出子實体,有毒性勿食用。
「哇!好美的菇長得如饅頭,外型如可食用雞肉絲菇!」三月上旬至今幾場春雨舒解旱象,隱藏野草下的野菇逐一冒出頭,外觀造型超有型,就有民眾詢問這可以食用嗎?特生中心菇蕈專家說,年年都發生誤食野菇中毒病例,呼籲切勿意採摘野菇食用,以免中毒甚至喪生。
集集鎮公所前綠草坪長出一顆接一顆外型超誘人野菇;特生中心專家從野菇外型觀察認為那是白鬼傘屬真菌,下雨潮濕長出子實体,有毒性勿食用。
集集鎮公所前綠地長出外型誘人野菇 有人指形似可食用雞肉絲菇 特生中心菇蕈專家指那是白鬼傘屬真茵 有毒性切莫食用
集集鎮長陳紀衡與張秘書看著公所前綠草坪長出一顆接一顆外型超誘人野菇;特生中心專家從野菇外型觀察認為那是從外觀看來,指應是白鬼傘屬的真菌,有毒性勿食用。
集集鎮公所前綠草坪長出一顆接一顆外型超誘人野菇,有人說是像可食用雞肉絲菇;但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林子超從野菇外型觀察認為那是從外觀看來,應是白鬼傘屬的真菌,屬於腐生菌,因為這幾天下雨潮濕長出子實体來了,有毒性勿食用。
集集鎮公所前綠草坪長出一顆接一顆外型超誘人野菇;特生中心專家從野菇外型觀察認為那是白鬼傘屬的真菌,有毒性勿食用。
專家建議野外冒出的菇類 不清楚就不要採摘
集集鎮公所前綠草坪長出一顆接一顆外型超誘人野菇;特生中心專家從野菇外型觀察認為那是白鬼傘屬的真菌,有毒性勿食用。
這種菇可以食用嗎?有沒有毒性?林助理研究員告訴小編,「這不是雞肉絲菇,這有毒性,不可食用。」每逢雨後潮濕就會長出這種野菇,不知來歷最好不要碰更不要冒然採摘食用。
集集鎮公所前綠草坪長出一顆接一顆外型超誘人野菇,鎮長陳紀衡與秘書張肇宗等發現外型超可愛,請教特生中心專家,菇類專家指從野菇外型觀察認為那是白鬼傘屬的真菌,有毒性勿食用。
日月潭生態解說導覽員指野菇外型長得很美超誘人 多數都有毒性 毒綠摺菇是典型毒菇 常有人誤食中毒
這是魚池鄉前大雁村長謝棟漢辦公室的草坪長出碩大的綠毒摺菇,它有毒不能食用,曾有鄉民不信邪採摘煮食送醫。
這種野菇外很美,常被誤以為可食用,春夏之交誤食野菇中毒事件頻傳;日月潭生態解說導覽員葉建興說,其中以毒綠擢菇外型最常被誤為可食用雞肉絲菇每年有人誤食中毒。
這是魚池鄉大林村去年草坪長出碩大的綠毒摺菇,吸引不民眾來爭睹。
紫色禿馬勃也是常被誤食中毒野菇
紫色禿馬勃也是春夏雨後從草叢冒出的紫色禿馬勃,常被誤為可食用採摘煮食中毒。
還有一種紫色紫色禿馬勃外型如爾夫球,定型祝眼可愛,也常被誤以為可食用菇類,誤食野菇中毒案例可說年年發生;他建議野生菇蕈如果不清楚最好不要採食。
有毒綠摺菇從潮濕草地或濕木屑冒出地面 初生時蕈傘呈白色 再轉綠色褐色 誤食會引起噁心嘔吐腹痛
春夏之交雨後潮濕草坪或木屑會長出這種看似可食用的毒綠摺菇,特生中心專家指它有毒性,每年都會發生多件誤食毒綠摺菇中毒事件。
特生中心資料顯示,有毒的綠摺菇長在潮濕草地或濕木屑上,初生時蕈傘呈白色,之後逐漸轉為綠色,所以稱為譗綠摺菇豃;經常被誤認為同是白色可食用的雨傘菇。
春夏之交雨後潮濕草坪或木屑會長出這種看似可食用的毒綠摺菇,會逐漸轉黃巷變綠,特生中心專家指它有毒性,每年都會發生多件誤食毒綠摺菇中毒事件。
「綠摺菇底部的菌摺由早期的白色漸轉為黃綠色,受到傷害又會變成褐色。」葉建興說,誤食毒綠摺菇會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血便及脫水等腸胃炎型中毒症狀。就有一名魚池鄉沈姓農民自以為可食用,堅持叫老婆煮食因而中毒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