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12年一次的建醮進入高潮 地方文史工作者考據建醮可追溯至120年前 充滿宗教文化色彩 鎮公所爭取列為民俗無形文化資產
埔里每12年一次的祈安清醮進入高潮,各柱壇以最精彩面貌舉醮,全鎮民眾配合茹素,地方文史工作者考據發現埔里庚子年建醮最遠可追溯到120年前,讓各地文史專家發現小鎮配合度全國最高,今年埔里鎮公所與文化部等結合民間一起策劃形成特有的「文化建醮」民俗盛事,累積精彩又熱鬧的共同記憶。
文史工作者研究小鎮舉醮最早在日治1900年 1936年有埔里建醮新聞報導
埔里鎮何時開始舉醮?地方上的說法不一,文史工作者陳義方說,耆老鄧相揚在埔里鎮戊子年祈安清醮專輯說,埔里作醮始於日治初期的明治33年(1900年),但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記載,所以僅是口傳;比較具體的是昭和11年也就 西元1936年有新聞報導埔里建醮。
1935年有地方仕紳建議十二年一次建醮 老照片顯示1924年在大肚城舉醮醮壇有日本國旗
當時中元普渡後,媽祖廟宴請地方餐會,仕紳陳秋全提議上次建醮1924年距今11年,明年是否建醮,提議由牛眠山仕紳林其忠任總理,許道南與黃萬得擔任副總理等備建醮,更早可以找到的建醮記錄有老照片是1924年在大肚城舉辦,醮壇有日本國旗,考據當時仍在日本日統治,牽就政治現實而有此現像。
1936年建醮照片有照明 研判日月潭電力工程完工有了電力 醮壇有日本殖民色彩
而1936年建醮照片則因日月潭電力工程完工而有電力照明,醮壇非中國式,比較有像日本殖民色彩。陳義方綜合鄧相揚文史專家的考劇推論,當時台灣還是日治時期,日本人崇拜神道教,建醮難免要討好日本人,當時建醮還普渡陣亡的三軍將士,疑因當時日本軍警討代原住民有傷亡,而有的折衷現象。
1960年後建醮隨時間演變出現台灣版醮壇 各柱壇更有特色
他說,1960年建醮也非純漢人方式,當年慶成醮應是在媽祖廟現址;後來建醮就隨著時代改變出現台灣版建醮,各柱壇 愈來愈有特色。
文史專家研究發現台灣民俗 有災變就有仕紳耆老發起祈福建醮 祈求攘災植福,冀求合境平安 醮祭縕含敬鬼神 尊崇大自然 祭儀最完備
鄧相揚研究發現台灣民間的習俗,每逢地方鄉里連遇災變不寧時,多由仕紳耆老發起,同神明許願祈求。如果願求靈驗,便要舉行隆重的謝恩祭典,並祈求未來之福,這一連串的宗教活動,就是所謂的「建醮」,自古以來就蘊含「攘災植福,冀求合境平安」的意思。
而醮祭每個細節也都蘊含了敬畏鬼神,尊崇大自然的精神,醮祭中的每項陳設都有其不可取代的功能,因此向來它就成為台灣民間信仰中祭儀最完備,層次最高,而且最受重視的宗教行為。
庚子年埔里城建醮 全鎮近八成人口交丁口錢 全鎮配合度全省僅見 今年各柱壇各擁不同特色 北壇等花雕花藝讓人驚艷
「一般建醮都只是主辦廟的周邊參加,但像埔里庚子年舉醮卻全鎮參加,仁愛鄉有南豐兩村參與,更有七成五至八成居民交丁口錢配合,跟工商社會至多二成交錢舉醮很不一樣。」陳義方說,埔里建醮全鎮茹素高度配合,是全省僅見;今年各柱壇更融入花卉元素,除了在花卉物中心推出花醮展,各柱壇設計融合埔里花卉特色,其中尤以北壇的花雕最具特色並爭取納進地方民俗無形資產,值得遊客好好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