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歷經梅雨帶來卅天巨大變化 水位回升至近滿水 大竹湖進水口湧泉再現轟隆水聲注明潭再現湖光山色
一度苦旱的日月潭從5月底至今在數波梅雨澆灌下,終於從枯水重返豐水,不但九蛙有七隻多重新享受潛水樂,觀察明潭蓄水榮枯的指標之一大竹湖進水口,從上游萬大水庫引水而至的隆隆水聲與白鷺鷥飛翔於碧波萬頃湖面已成今夏最吸晴焦點,湧泉再現也代表不缺水,抽蓄發電無虞了。
大竹湖進水口有兩處 原來進水口建於日據時代 從霧社水庫透週引水隧道放流到日月潭 湧泉變地標
大竹湖進水口有新舊兩處,原來的進水口則建於日據時代,從上游霧社水庫透過引水隧道把水引到日月潭,水位高檔時,進水口沒入滾滾濁流轟隆轟隆水聲則是豐水期的日常。
大竹湖停車場清淤暫時封閉 現場亟待整理 觀賞湧泉需等疫情警戒降級觀光解封
目前大竹湖停車場因不久前國軍工兵部隊協助清淤封閉待整理,遊客如果想一睹湧泉壯觀場景,得等疫情警戒降級解或觀光解封進場比較妥適。
進水口景觀台俯瞰遠眺壯觀的湧泉之美 晨昏各具同景觀
遊客可在進水口觀景台俯瞰或遠眺日月潭晨昏之美,坐在休憩區聆賞隆隆水聲與水鳥飛翔其間的悠閒畫面,透過淙淙水聲與眺望湖光山色洗滌疫情帶來的沉悶閃氣氛,雨後則有蟲鳴鳥叫來播放奏鳴曲似在待客。
大竹湖進水口建於日據時代 從濁水溪上游建武界壩攔截溪流建造15.12公里引水隧道至日月潭 向天圳唯一露頭
日月潭進水口源於何時?台電大觀電廠說,日據時代為了發電於1934年日本人從濁水溪上游仁愛鄉法治與萬豐武界部落建武界壩,攔截濁水溪主流與禺大溪流水透過引水隧道把溪水送至日月潭,全長15.12公里。15公里地下隧道除在「向天圳」有露天外,其餘都深藏在海拔2058公尺水社大山。
引水注入日月潭 沒許多小山丘 僅存拉魯島邵族祖靈地 潭區山巒環繞 湖山山色自成一格美景
引水注入日月潭小湖泊,淹沒許多小山丘,僅存LALU 島浮在水面,形成如成今貌,台灣一般水庫多建水壩截堵溪流成湖潭,景觀單調,只有日月潭是透過引水隧道注水成潭,整個潭區域山巒環繞,水流蜿蜒,有山有水,處處都是美景變成如今的國家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