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12月10日玉山國家公園自動相機母熊攜3隻幼熊出沒,讓黑熊保育團隊與玉管處驚喜。圖/黃美秀教授研究團隊攝影 玉管處提供
玉山「四時」好風光,40 年永續共成長
玉山國家公園成立邁入40年處慶,從國家公園署長王成機至各國家公園與志工都來歡慶。圖/玉管處提供
「玉山一直是全臺灣人的精神支柱,民國 74 年 4 月 10 日成立玉山國家公園至今滿 40 年,玉管處不僅見證歷史,更積極參與自然保育與環境教育。」國家公園署長王成機指出,玉管處成立至今推動保護臺灣黑熊、生態體驗到打造友善登山遊憩環境及維護生物多樣性,都走在永續發展的前沿,更感謝所有協助認養的企業團體、玉管處資深與績優員工及志工的努力和付出,確保這片自然與人文國家寶 藏能被世世代代珍藏及親近。
玉山國家公園成立至今推動台灣黑熊研究調查保育有了初步成果,在園區常可發現黑熊出沒。圖/玉管處提供-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攝影
玉管處40年處慶頒獎表揚提供經費或工作認養企業團體、玉管處資深巡山員、員工及志工的努力。圖/玉管處提供
40 處慶阿里山山椒魚繁殖生活史《雲嶺間的靜默信使》首映 熊鷹科普書籍《雲端上 的白鷹-熊鷹》、《紮根在玉山的人》新書發表
玉管處歡慶四十週年處慶舉辦熊鷹科普書籍《雲端上 的白鷹-熊鷹》發表會。圖/玉管處提供
活動安排玉山國家公園阿里山山椒魚繁殖生活史《雲嶺間的靜默信使》首映會。並發表熊鷹科普書籍《雲端上 的白鷹-熊鷹》、《紮根在玉山的人》等新書,另外分享近年在園內進行的「臺灣黑熊生態保育及監測管理計畫」、 「科研基地推動計畫-山林裡的小小研究員」、「臺灣鳥類地圖調查計畫」等多項研究成果。
玉山國家公園科研基地推動計畫-山林裡的小小研究員雲林縣立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攝。圖/玉管處提供
阿里山山椒魚成功圈養進行繁殖育幼研究 現場播映雲嶺間的靜默信使-阿里山山椒魚繁殖之謎》影片 呈現牠的生命歷程
玉管處歡慶四十週年處慶舉辦 《雲嶺間的靜默信使-阿里山山椒魚繁殖之謎》影片首映會。圖/玉管處提供
阿里山山椒魚為珍貴保育類動物,但繁殖資訊稀少;玉管處研究團隊自 2020 年起調查其分布與遺傳,成功記錄圈養環 境下的繁殖育幼過程。玉管處委請零壹媒體創意公司攝製 《雲嶺間的靜默信使-阿里山山椒魚繁殖之謎》影片並於處慶辦理首映會,呈現阿里山山椒魚的生命歷程,並探索這神秘生物的繁殖之謎。
阿里山山椒魚。圖/伍思聰先生提供
台灣鷹科普書《雲端上的白鷹-熊鷹》探討熊鷹的生態與保育
處慶當天同步舉辦熊鷹科普書籍《雲端上的白鷹-熊鷹》新書發表。圖/玉管處提供
熊鷹為臺灣體型最雄偉的瀕危猛禽,牠的生態習性卻充滿 神秘感, 2019 年起玉管處與研究團隊長期監測研究下,在2024 年推出紀錄片《雲端上的白鷹》。此外孫元勳老師等人將 研究成果集結成《雲端上的白鷹-熊鷹》一書深入探討熊鷹的生態與保育,同時於處慶辦理新書發表,一同揭開熊鷹的奧秘!
紮根玉山的人繪本 呈現玉山巡山員40 年來紮根在這片土地勞苦功高的群相
《紮根在玉山的人》繪本介紹玉山國家公園內一群獨特又暖心的巡山員。圖/玉管處提供
《紮根在玉山的人》則是與園區周邊布農族畫家王俊仁合 作之繪本,介紹玉管處成立即招聘玉山國家公園及周邊部落的布農族人擔任玉山巡山員,40 年來從「巡山員」到改稱「保育巡查員」克盡職責使命必達,紮根在這片土地上的工作者是永遠支持玉山與榮耀玉山的人。
玉山國家公園靠著一群志工與高山巡查員維護,玉管處在四十周年處慶發表《紮根在玉山的人》繪本介紹玉山國家公園內一群獨特又暖心的巡山員。圖/玉管處提供
玉山園區生物多樣性 黃美秀研究團隊系統化調查監測臺灣黑熊與玉山同行珍貴成果
長期在玉山園區研究調查黑熊的黃美秀老師團隊,在處慶日分享近年於園區調查臺灣黑熊及規劃監測管理成果,讓來賓驚艷且驚喜。圖/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攝影 玉管處提供
玉山國家公園一直是臺灣黑熊最重要的棲息地,玉管處30 年來長期研究監測、解說教育及跨領域合作,臺灣黑熊族群逐步回穩,近年來園區內目擊次數更屢創新高,也有不少母熊帶小熊的紀錄;透過研究了解臺灣黑熊作為保護傘物種的角色,保育臺灣黑熊可更維持生態系的健康與豐富度,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保育陸域生態系統」,長期在玉山園區研究調查黑熊的黃美秀老師團隊,分享近年於園區調查臺灣黑熊及規劃監測管理成果,讓來賓驚艷且驚喜。
長期在玉山園區研究調查黑熊的黃美秀老師團隊,在處慶日分享近年於園區調查臺灣黑熊及規劃監測管理成果,讓來賓驚艷且驚喜。圖/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攝影 玉管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