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之美美在四季各具不同特色,美麗的背後有著台電為明潭進行清淤與延壽的努力。圖/鄉民阿正提供
日月潭進水口淤積影響景觀與壽命 台電今年起啟用「水力發電排砂」經由潭底輸泥管 將淤泥混合潭水排砂發電 為日月潭美容兼延壽
日月潭水庫的水從武界壩引進水源,長年累月下來進水口大竹湖區域只要水位稍低就常見淤砂延伸形成沙洲。圖/鄉民阿正提供
全台八大景之一的日月潭水庫啟用至今91年,大竹湖進水口淤積延伸進潭中央,遊客看得怵目驚心;遊客今年走訪日月潭九蛙見證水位高低變化時,只要稍微細心一點,可以發現台電今年首度啟用「水力發電排砂」,經由潭底架設的4公里長輸泥管,每天將淤泥混合潭水後排砂發電,至年底清除6萬噸淤泥,未來每年最大排砂量達36萬噸時將可達「進出平衡」,為日月潭美容兼延壽,請大家拭目以待。
日月潭從濁水溪武界壩取水 進水口大竹湖區域淤積 台電揭開一場日月潭水庫清淤大作戰 打造電力與觀光雙贏願景
日月潭進水口淤積影響景觀與壽命,台電今年起啟用「水力發電排砂」經由潭底輸泥管,將淤泥混合潭水排砂發電。圖/鄉民阿正提供
日月潭湖光山色碧波蘯漾美景超吸晴,但鄉民與遊客最近到日月潭走訪九蛙疊像時,可以發現大竹湖進水口的淤積如一條蛇伸向潭中央,相當煞風景。台電表示,日月潭從武界壩取水,因此取水口所在的大竹湖區域,長年累月從上游濁水溪流進霧社水庫的泥沙流到明潭,只要水位稍降低就可以看到淤積沙洲;台電揭開一場日月潭水庫清淤大作戰,打造電力與觀光雙贏願景。
台電揭開一場日月潭水庫清淤大作戰,打造電力與觀光雙贏願景。
台電月刊報導指出 日月潭平時水位降至745公尺九蛙就全都露出來 蓄水量仍高達80% 並不影響發電與下游用水
日月潭春夏之交出現大魚吃九蛙,吃前先抽砂的景像。圖/鄉民阿正提供
台電月刊一篇報導指出,日月潭九蛙所在的大竹湖,位於引水隧道出水口蓄水區域加上地勢低窪,淤積集中於此,日月潭滿水位是748.48公尺,平時水位只要降到745公尺九蛙就全都露出來,但這時的水庫畜水量仍高達80%,並不影響發電與下游用水。
日月潭進水口大竹湖長年累月淤積達三千萬立方公尺的淤泥,雖不影響發電與下游用水,春夏之交出現大魚吃九蛙,吃前先抽砂的景像。圖/鄉民阿正提供
往年台電在乾季以土機在水竹湖挖掘淤泥暫放在高灘地曬乾再運到土石方資源堆置 砂石車帶來道路汙染與交通衝擊引來民怨
日月潭進水口大竹湖長年累月淤積達三千萬立方公尺的淤泥,雖不影響發電與下游用水,春夏之交出現大魚吃九蛙,吃前先抽砂的景像。圖/鄉民阿正提供
過去台電在乾季以挖土機在大竹湖區域挖掘淤泥暫放在高灘地,經過數月曝曬脫水,再雇砂石車清運。但一年至多只能清掉4千噸淤泥,台電調查統計日月潭平均每年淤積量是每年38萬噸,落差很大。而砂石車運送造成的道路汙染與交通衝擊,也引來不少反彈。
日月潭原設計蓄水容量1億7千萬噸 長年淤積在大竹湖淤泥累計達3千萬噸,淤積率達18% 影響水庫蓄水量與壽命 淤泥再利用價值低
日月潭原設計蓄水容量1億7千萬噸,長年淤積在大竹湖淤泥累計達3千萬噸,台電進行發電排砂延壽美容行動。
1934年啟用至今的日月潭水庫原設計容量1億7千萬噸,但長年淤積除了在大竹湖水域形成漫長沙洲影響景觀,啟用至今累計淤積達3千萬噸,淤積率達18%,己影響水庫蓄水量和壽命。只是這些淤泥商業價值低,難再二次利用,卻要花不少經費清運土石方,即使清運也惹來民怨。
日月潭原設計蓄水容量1億7千萬噸,長年淤積在大竹湖淤泥累計達3千萬噸,台電進行發電排砂延壽美容行動。圖/鄉民阿正提供
台電大觀電廠規劃大竹設抽泥船抽泥浚渫法 掘起淤泥透過埋設庫底四公里長輸泥管把渾水送大觀一廠進水口 混合潭水邊發電 邊清淤 不影響水庫景觀
台電規劃大竹湖設抽泥船抽泥浚渫法,淤泥埋設庫底四公里長輸泥管把渾水送大觀一廠進水,混合潭水邊發電邊清淤,不影響水庫景觀。
「為了改善淤積情況,今年首度進行水力發電排砂。」台電大觀電廠表示,台電在大竹湖設抽泥船結合抽泥浚渫工法,將掘起淤泥透過埋設於庫底的4公里長管路將渾水送至大觀一廠進水口,混合潭水後一邊發電、一邊清淤,排砂水流入下游濁水溪,完全不影響水庫景觀,逐步達成水庫泥砂進出平衡目標。
日月潭今年至年底可清除6萬噸淤泥 明年提高至12萬噸 最終達到年清淤36萬噸 達到淤泥進出平衡
台電規劃大竹湖設抽泥船抽泥浚渫,淤泥透過庫底輸泥管把渾水送大觀一廠進水口,混合潭水邊發電邊清淤,不影響水庫景觀。圖/台電提供
台電從今年1月執行至4月以來,日月潭已清淤1萬噸,預計至今年底可清除6萬噸,配合下游出水口改善工程完工,明年提高到12萬噸,最後達到每年清淤36萬噸,計畫在2031年讓淤積達到「進出平衡」目標,改善日月潭淤積景觀,如果日月潭清淤成功,九蛙不再吃淤泥!淤積嚴重的德基與霧社水庫,也可透過「水力發電排砂」方法延長水庫壽命。
台電規劃大竹湖設抽泥船抽泥浚渫,淤泥經由埋設庫底四公里長輸泥管把渾水送大觀一廠進水,混合潭水邊發電邊清淤,不影響水庫景觀。圖/台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