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6 月 13

列進台灣兩棲類紅皮書名錄國家易危物種的阿里山山椒魚,面對氣候變遷與棲地破碎帶來衝擊,玉管處與台哥大公司簽署「阿里山山椒魚保育合作備忘錄」展開跨領域合件研究保育工作,實踐生態永續願景研究、環境教育。

黃 宏璣 | 賞。生態

列進台灣兩棲類紅皮書名錄國家易危物種的阿里山山椒魚   面對氣候變遷與棲地破碎帶來衝擊    玉管處與台哥大公司簽署「阿里山山椒魚保育合作備忘錄」展開跨領域合作研究保育工作

列進台灣兩棲類紅皮書名錄列進國家易危物種的阿里山山椒魚,面對氣候變遷與棲地破碎帶來衝擊,玉管處與台哥大公司簽署「阿里山山椒魚保育合作備忘錄」展開跨領域合件研究保育工作。圖/伍思聰提供

2024年列進台灣兩棲類紅皮書名錄列進國家易危物種的阿里山山椒魚,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及棲地破碎化對高山特有種生物所造成的衝擊,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6/13日與台灣大哥大公司舉行「阿里山山椒魚保育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透過結合企業ESG實踐與科學研究合作模式,共同推動阿里山山椒魚的保育、研究與環境教育行動的跨領域合作。

玉管處與台哥大公司簽訂「阿里山山椒魚保育合作備忘錄。圖/玉管處提供

阿里山山椒魚保育面臨迫切與生存挑戰的全球兩棲類小鯢科分布最南界物種   列進野生動物保育法第二級保育物種   對牠的繁殖與族群結構  演化進程所知有限

阿里山山椒魚保育面臨迫切與生存挑戰的全球兩棲類小鯢科分布最南界物種,列進野生動物保育法第二級保育物種,對牠的繁殖與族群結構.演化進程所知有限,牠的生活患神秘面紗尚待研究解密。圖/伍思聰先生提供

阿里山山椒魚保育的迫切性與面臨生存的挑戰阿里山山椒魚為全球兩棲類小鯢科分布最南界的物種,為臺灣特有且列名於《野生動物保育法》之第二級保育類物種。自1921年由日籍植物學者安東伊次三郎首次於阿里山發現迄今,對其繁殖行為、族群結構與演化歷程的了解仍屬有限。

牠喜歡棲息於海拔2000公尺以上之濕冷溪流源頭  生性隱密    族群規模小且棲地隔離   玉管處監測至今逾16年    近期聚焦於牠的繁殖學與親緣地理結構等研究

阿里山山椒魚喜歡棲息於海拔2000公尺以上之濕冷溪流源頭,生性隱密    族群規模小且棲地隔離,玉管處委託研究單位監測至今逾16年,生活史仍有許多迷團待解。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大學朱有田教授研究團隊

阿里山山椒魚路最大特色?玉管處說,牠喜棲於海拔2000公尺以上之濕冷溪流源頭,生性隱密,族群規模小且棲地隔離而呈現不連續分布,對氣候與棲地微環境變化極為敏感,長期面臨生存壓力。玉山國家公園為阿里山山椒魚最主要的分布區域之一,自2008年起啟動長期監測與研究迄今已超過16年。近年聚焦於其繁殖學、早期生活史、棲地圈養繁殖試驗與親緣地理結構等研究,收集對族群存續關鍵影響的水棲繁殖資料並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

親緣地理結構部分   研究機構應用20組微衛星標記進行來自中央山脈至阿里山山脈的113隻阿里山山椒魚族群遺傳結構分析     劃分成6至8個獨立遺傳類群

阿里山山椒魚棲地圈養繁殖試驗成功的經驗,提供未來野外繁殖棲地保育重要資訊。圖/玉管處提供

在親緣地理結構部分,研究團隊應用20組微衛星標記進行來自中央山脈、玉山山脈與阿里山山脈玉管處的113隻阿里山山椒魚族群遺傳結構分析,顯示其可劃分為6至8個獨立遺傳類群,並觀察到族群結構受到高山天空島嶼隔離與以山脈間稜線為基因交流廊道的特性,呈現此來自溫帶物種可做為臺灣複雜高山地形成為天空島嶼物種基因交流屏障與遺傳分化自然機制的科普教育模型。

進行山椒魚棲地的塔塔加管理站進行圈養及繁殖試驗    百年來首次完整記錄2筆阿里山山椒魚受精卵發育、孵化與變態第一手完整影像資料     完成山椒魚生活史環教影片推廣保育

阿里山山椒魚。圖/玉管處副處長海放南邦卡兒攝影提供

團隊在山椒魚棲地的塔塔加管理站進行圈養及繁殖試驗,百年來首次完整記錄2筆阿里山山椒魚受精卵發育、孵化與變態過程,建立阿里山山椒魚早期生活史的第一手詳細完整影像資料,並記錄到牠的親代協助山椒魚蝌蚪孵化的珍貴獨特畫面,同時完成2年的幼體生長曲線紀錄。玉管處在圈養試驗過程,委託攝影團隊記錄,並在2025年完成山椒魚生活史之環教影片《雲嶺間的靜默信使:阿里山山椒魚繁殖之謎》推廣至各級學校。

研究人員觀察記錄到阿里山山椒魚卵串。圖片來源:印莉敏

與台哥大合作導入企業提供人才培育資源    讓年輕研究人員能穩定阿期研究   導入AIoT技術與即時傳輸設備,協助遠距監控溫濕度等   棲地設置圈養觀察設施   長期記錄山椒魚生活史與新代護糼等行為

阿里山山椒魚。圖/玉管處副處長海放南邦卡兒攝影提供

這次與台哥大公司合作,借助其核心能力—AIoT技術、即時數據傳輸、冷鏈保存等導入高山生態研究領域。首是借助企業提供人才培育資源,讓年輕研究人員能穩定投入長期研究。次是導入AIoT技術與即時傳輸設備,協助遠距監控溫濕度、棲地影像並採集環境數據,提高研究效率、減輕研究人員高海拔採樣的身體負擔與風險。三在棲地設置圈養觀察設施,長期連續記錄山椒魚早期生活史及親代護幼行為,幫助蒐集繁殖微環境溫溼度數據,為山椒魚生命中最脆弱又關鍵的階段提供重要數據;四則支援液態氮桶及負80oC超低溫冷凍冰箱保存山椒魚、臺灣黑熊、臺灣石虎、臺灣水鹿與臺灣梅花鹿等。

IMG_4820影像:海放南邦卡兒提供

瀕危物種阿里山山椒魚。圖/海放南邦卡兒攝影提供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