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國家公園瓦拉米步道八月初巡查員遇見台灣黑熊 8/19日傍晚再傳出山友於瓦拉米山屋前方步道直擊母子黑熊悠閒散步難得畫面 玉管處呼籲進入台灣黑熊重要棲地 登山健行密切注意安全 配戴熊鈴等發聲器材
台灣黑熊研究團隊以紅外線攝影機拍到的母子熊珍貴畫面。圖/玉管處提供
因颱風步道受損復建的玉山國家公園瓦拉米步道八月上旬重新開放,繼開放前夕巡檢步道的巡查員在距步道入口約2.6K處遇見台灣黑熊之後,接著傳出8/19日傍晚又有山友在瓦拉米步道靠近山屋附近驚喜目擊母子黑熊正在悠閒散步,畫面相當難得;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今(8/26)日指出,這起母子熊出沒很快就離開現場,並未對山友造成威脅,但仍提醒民眾,玉山園區已是台灣黑熊重要棲地,登山健行必須更加注意安全,最好配戴熊鈴。
台灣黑熊上下樹木留下的爪痕示意圖,非當事熊爪痕。圖/玉管處提供
瓦拉米步道受帕颱風侵襲毀損休園 八月上旬修復 開放前兩天保育巡查員巡視修繕情況 下山巧遇台灣黑熊
玉管處委託研究案紅外線自動相機拍攝到的臺灣黑熊照片。圖/玉管處提供
玉山國家公園瓦拉米步道因7月18日薇帕颱風襲台,玉山園區公告休園,後因部分步道受損持續封閉進行修復,其中東部園區瓦拉米步道直至8月6日才重新開放,保育巡查員在開放前4日巡視修繕步道,上午上山在距步道入口約2.8K處發現疑有黑熊動靜,下午下山行經2.6K處時目擊黑熊,雙方相距僅8米,黑熊看見有人追了過去,巡查員快步撤退,還好黑熊追了一下就停住,未造成衝突。
玉管處委託研究案紅外線自動相機拍攝到的臺灣黑熊照片示意圖,非當事熊。圖/玉管處提供
周前傍晚山友在瓦拉米步道13.3k驚喜目擊難得一見的母子黑熊悠閒散步 黑熊母子迅速離開 玉管處提醒山友遇見熊 保持冷靜安靜離開 切勿靠近拍照或逗留
玉山國家公園台灣黑熊保育有成,成為台灣黑熊重要棲地,近幾年發現母子黑熊出沒珍貴畫面示意圖,非當事熊母子。圖/玉管處提供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攝影
8/19日傍晚5時又有山友在瓦拉米步道13.3k驚喜目擊母子黑熊在林間悠閒散步,而且還是十分難見到的母子熊,母子熊很迅速地離開現場,並未對人造成威脅;玉管處指出,這起母子熊出沒的案例,見證台灣黑熊習性一致,提醒山友若在山林遇到黑熊,應保持冷靜並安靜離開,不要因為興奮而靠近拍照,尤其看到小熊時更要避免逗留,否則母熊可能因護幼將人類視為威脅,甚至造成母子熊失散。
玉山園區黑熊保育有成 近年從東部園區至西北等園區常傳黑熊出沒或登山遇見熊
玉山園區是台灣黑熊重要棲地,近年從東部園區至西北等園區常傳黑熊出沒或登山遇見熊;玉管處上週特別委託社團法人台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設計「尋找托馬斯」實境解謎活動,傳授從棲地環境認識、山林倫理、黑熊救傷等議題的一套遊戲方式,未來將於南安遊客中心提供體驗,體驗完實境解謎活動的不久後就有山友回報在步道目擊黑熊母子出沒珍貴消息。
玉管處呼籲玉山園區登山健行盡量結伴同行 建議配戴使用熊鈴、哨子、防熊噴霧、鋼杯等物品 邊走邊拍手或發出聲響 黑熊聽到聲音會主動迴避 避免背對黑熊逃跑 迅速撤離 踏訪瓦拉米步道可向南安遊客中心登借熊鈴
瓦拉米步道見熊記錄。圖/玉管處提供
玉管處提醒,在玉山園區登山健行盡量結伴同行,建議配戴使用熊鈴、哨子、防熊噴霧、鋼杯等物品,並結伴同行,行進時可邊走邊拍手或聊天,甚至敲打鋼杯製造噪音,通常黑熊聽到聲音知道有人會主動迴避,不會輕易靠近;倘若在山區步道遇上黑熊,記得一定要保持冷靜,切勿背對黑熊逃跑,以免被當成獵物緊追不放,應面對黑熊安靜後退撤離,人、熊距離過近時就以防熊噴霧驅趕,避免人熊衝突發生。降低與黑熊不期而遇,遊客走訪瓦拉米步道可至南安遊客中心借用熊鈴。
登山玉山園區遇見台灣黑熊,可以這麼做。圖/玉管處提供
瓦拉米步道往大分山區原就是台灣黑熊的家 大分更是黑熊最大族群棲地 進入黑熊的家請多點尊重 切勿干擾
瓦拉米步道至大分山區路線圖。圖/玉管處提供
玉管處說,瓦拉米步道往大分山區原本就是臺灣黑熊的家,大分山區是黑熊族群棲地,野生動物族群豐富;台灣黑熊是雜食性、嗅覺敏銳的動物,食物與垃圾務必妥善保管並帶下山,避免因氣味吸引黑熊靠近山屋或步道,降低人熊衝突的風險。
台灣黑熊示意圖,非當事熊。圖/玉管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