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0 月 29

這所玉山腳下原鄉小學很有布農風味!臺大實驗林與希娜巴嵐國小攜手推廣布農文化,共築文化共榮願景,攜手產官學界一起呈現布農文化杵音與繪本讓人驚艷的成果!

黃 宏璣 | 情。人文

臺大實驗林與希娜巴嵐國小攜手推廣布農文化   捐贈木杵給學校發展布農杵音文化   難能可貴的是學生把親手創作的原住民繪本捐贈給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愛的書庫」  共築文化共榮願景

臺大實驗林與希娜巴嵐國小攜手推廣布農文化,10/28捐贈木杵給學校發展布農杵音文化,難能可貴的是學生把親手創作的原住民繪本捐贈給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愛的書庫」 讓書遠航傳承布農文化。圖/希娜巴嵐國小提供

為落實布農族傳統文化保存與閱讀教育推廣,10/28日在國立臺灣大學實驗林管理處推動大實驗林共榮計畫木杵贈與列車駛進玉山腳下希娜巴嵐國小,舉辦書籍贈與及木杵捐贈儀式,校方則安排精彩的合唱團及杵音舞蹈演出,希娜巴嵐國小學生把親手創作的原住民繪本捐贈給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愛的書庫」,展現文化保存與教育創新的成果;學校則結合中華開發文教基金會「舞動100」計畫,發展具在地特色的布農杵音課程,讓孩子們在音樂與文化學習中,感受部落傳統的生命力。

希娜巴嵐國小結合中華開發文教基金會「舞動100」計畫,發展具在地特色的布農杵音課程,讓孩子們在音樂與文化學習中,感受部落傳統的生命力。圖/希娜巴嵐國小提供

台灣大學實驗林管理交專業技師以台灣杉與杉木等製作木杵   贈與學校發展杵音文化 以國產材重現布農聲音記憶

臺大實驗林管理處提供專業木工技術與人工林木材資源製作而成木杵送希娜巴嵐小學,具備不同木質所產生的敲擊音色,不僅符合演奏需求,兼具「木育」的教育價值。圖/臺大實驗林管理處提供

這次捐贈的木杵由臺大實驗林管理處副處長鍾立展代表提供專業木工技術與人工林木材資源,採用臺灣杉、杉木、柳杉及臺灣櫸木交專業技師製作而成,具備不同木質所產生的敲擊音色,不僅符合演奏需求,也兼具「木育」的教育價值,讓孩子從使用中認識臺灣本土樹種。這些木杵可補足希娜巴嵐國小長期推動杵音文化,原有木杵因頻繁使用出現斷裂與龜裂,大幅改善器材,協助學校持續發展杵音舞蹈課程,強化學生對傳統文化認同與學習意願。

台大實驗林管理處捐贈木杵補足希娜巴嵐國小長期推動杵音文化,原有木杵因頻繁使用出現斷裂與龜裂的教學問題,協助學校持續發展杵音舞蹈課程,強化學生對傳統文化認同與學習意願。圖/希娜巴嵐國小提供

學童創作布農繪本 傳統故事與族語共存

南投縣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與華晶體科技司經費共同支持希娜巴嵐國小學創作的「希娜巴嵐說故事」圖文繪本,贈與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愛的書庫書箱活動!」圖/希娜巴嵐國小學提供

同日活動另一亮點,為希娜巴嵐國小學創作的「希娜巴嵐說故事」圖文繪本贈與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愛的書庫書箱活動!」。這本書的內容結合地方耆老口述傳說與學童繪畫創作,由南投縣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與華晶體科技司經費共同支持完成,縣府出版,成為學校推廣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傳承的重要依循。師生希望讓書去旅行、擴大影響力;讓班級共同閱讀,深化各界理解族群文化,現希娜巴嵐小學藝術與語文並重的教學成果,展現以在地文化為核心的校訂課程內涵。

南投縣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與華晶體科技司經費共同支持希娜巴嵐國小學創作的「希娜巴嵐說故事」圖文繪本,贈與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愛的書庫書箱活動!」圖/希娜巴嵐國小學提供

希娜巴嵐說故事包括四個布農在地傳說故事    百步蛇的花紋    射日傳說      紅嘴黑鵯    長尾人的故事等四個章節   由三至六年級學童在聆聽耆老說故事後繪製    中文撰寫並附布農族語對照      讓部落孕育的故事「旅行」至其他學校與社區

希娜巴嵐說故事包括四個布農在地傳說故事。圖/希娜巴嵐國小提供

書籍內容包含四個布農在地傳說故事:百步蛇的花紋QAVIT TU PATAS、射日傳說MANAQ VAIL SINTAQUH、紅嘴黑鵯QAIPIS DANGOAS、長尾人的故事(依庫倫人)IKULUN。由三至六年級學童在聆聽耆老說故事後繪製,不僅以中文撰寫,更附有布農族語對照,達到語言與文化雙傳承。透過此次捐贈,期望讓這些由部落孕育的故事「旅行」至其他學校與社區,擴散文化影響力並深化閱讀內涵。

校長表木杵贈與與繪本書香遠航    透過跨界合作   培養孩子的卑值心與族群認同

希娜巴嵐國小校長梁雅惠表示,木杵贈予的文化意象與繪本書香的遠航,象徵的不僅是具體的教學資源,更是布農文化教育的傳承。圖/希娜巴嵐國小提供

希娜巴嵐國小校長梁雅惠表示,木杵贈予的文化意象與繪本書香的遠航,象徵的不僅是具體的教學資源,更是布農文化教育的傳承。透過跨界合作,孩子們能在音樂、繪畫與故事中,深化對族群文化的理解,並培養自信與認同。學校未來持續透過課程研發與社會資源連結,讓布農文化在校園中生根發芽並推廣到更多層面,成為部落與教育攜手保存文化的典範。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