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韌」台日震後重建互助友好紀念雕塑揭幕 「韌性新聲」921地震25周年紀念音樂會
921地震屆滿25週年,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在公私部門協力下,辦理系列紀念活動,繼「畫,25」紀念畫展之後,9月21日晚間5時40分登場的有「堅韌」紀念雕塑揭幕及「韌性新聲」921地震25周年紀念音樂會,透過藝術、音樂的力量,讓震災傷痕的遺跡轉為堅韌的印記,凝聚台灣的社會力與情感。
「堅韌」紀念雕塑揭幕
為紀念這份長達25年的珍貴情誼,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特邀埔里出身、活耀國際的石雕創作家張家銘,以「堅韌」為主題,創作台、日震後重建互助友好紀念雕塑,設置在連結兩國社區重建重要橋樑的紙教堂,讓這段共同走過災難的堅毅情誼能流傳後世。
雕塑主體南非黑花崗岩 堅硬特質和「堅韌」主題相呼應 石雕創作家以黃銅蝴蝶榫連結岩石 寓意震後重生
身為埔里人,又經歷過921地震,張家銘創作「堅韌」雕塑的感受非常深刻;他說, 紀念雕塑本體為來自南非的黑花崗岩,堅硬的特質和「堅韌」主題相呼應,當鑿破岩石時,每道裂縫都有如地震震開的傷痕,他再以黃銅蝴蝶榫將破碎的岩石連結,有如人們努力修復傷痕的歷程;最終一隻具象耀眼的蝴蝶從布滿斑痕的圓弧中誕生,具有震後重生的意涵。
雕塑家張家銘從要填海廢棄建材找出原石 創作賦予新生 石雕上醒日的H字體始於出土時編碼 寓意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這塊石雕是張家銘到花蓮石材廠準備要做為填海廢料的廢棄建材中找出來,透過創作重新賦予永續、重生的意涵;石雕上醒目的黃色「H」字體,是它在南非礦區出土時的編碼,恰好是「Hope希望」的開頭,張家銘留下這個充滿寓意的巧合,向震後默默奉獻的人們致敬,開啟另一段後重建的序幕。
「韌性新聲」紀念音樂會軸演奏
「韌性新聲」921地震25周年紀念音樂會,以埔里Butterfly樂團「蛹之聲」和大槌「EL SISTEMA日本」所培育出的音樂新秀黃欹、彭麗妃、澤館優里佳為演出主軸。圖/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提供
蛹之聲指揮劉妙紋帶領小提琴首席陳逸群 中提琴手黃欹曾與日本與槌音Project合作演出
音樂會由蛹之聲指揮劉妙紋帶領,小提琴首席是「微光古樂集」創辦人兼行長,致力於巴洛克早期音樂推廣的陳逸群。出生於2001年中提琴手黃欹,現就讀新加坡楊桃音樂學院,中學時她曾代表埔里Butterfly交響樂團「蛹之聲」參與2014日本「鹿兒島亞洲青少年藝術祭」和2016「槌音Project」音樂演出,與日本大槌淵源深厚。
14歲的彭麗妃則是隨著「蛹之聲」成長的一代 用音樂帶來撫慰與激勵
現年14歲的彭麗妃,則是隨著「蛹之聲」成長的一代,她以日益精進的琴藝與對音樂的喜好,回饋滋養她的家鄉埔里;兩地音樂新秀攜手,用音樂帶來撫慰與激勵,讓大眾見證921震後25年新世代的能量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