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06 月 20

生態研究人員在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捕捉到珍貴「熊鷹」幹架珍貴影像!兩隻「熊鷹」從空中打到地面打得難分難捨超震撼!

黃 宏璣 | 賞。生態

 

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地區出現罕見兩隻台灣最大體型猛禽「熊鷹」(學名赫氏角鷹)幹架畫面

兩隻瀕臨滅絕保育動物「熊鷹」(赫氏角鷹)在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地區光天化日之下打起架來,打得難分難離。圖/野聲環境生態顧問公司提供

台灣最大體型猛禽「熊鷹」台數量約一千隻,想要一睹牠們的廬山真面目不容易,如果有幸瞧見牠們在空中飛翔,已算舒眼福了,但你可能沒有想過過位居食物鍊上層的「熊鷹」(學名赫氏角鷹)竟然在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地區從空中打到地面,打得八趾緊緊相扣;這珍貴的「熊鷹」幹架畫面就被進行生態調查攝影的野聲環境生態顧問公司研究員蔡幸蒨團隊在塔塔加遊憩區意外發現並紀錄這珍貴生態畫面,上傳玉山國家公園粉絲頁分享獲得回響,生態人士直指這真的是很難得一見畫面

台灣本土生態紀錄史先驅劉燕明老師鏡頭下的「熊鷹」育鶵超級珍貴。圖/劉燕明老師提供

屏科大動物保育研究教授孫元勳指出「熊鷹」是台灣最大猛禽   分布在海拔200至3000公尺之間  全台約一千隻列進瀕臨滅絕保育動物

赫氏角鷹又名「熊鷹」屬台灣體型最大體型猛位居食物鍊上層,全台只剩約一千隻,棲地被破壞瀕臨滅絕。圖/劉燕明導演提供

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孫元勳教授針對影片中「熊鷹」打鬥過程寫了一篇說明;他說,「熊鷹」是台灣目前體型最大猛禽,分布在海拔200至3000公尺之間,粗估族群約1000多隻,列進瀕臨滅絕保育類動物。

鳥類空中打架不新鮮   「熊鷹」從空中盤旋幹架幹到地面打得難分難離才罕見  發現的野聲環境生態研究員直呼好難得,PO影像分享按讚愈五千

前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的畢業系友蔡幸蒨團隊首見「熊鷹」從空中打到地面,就把她們塔加調查發現「熊鷹」打架這一幕分享在玉山國家公園粉絲頁,獲得逾五千個讚 五百六十五個分享。圖/玉管處粉絲團提供

對愛鳥人士來說,老鷹在天空追逐打架的畫面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但對前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的畢業系友蔡幸蒨卻首見,她就把她在塔塔加調查黃喉貂的一段奇遇影片於五月下旬PO在玉山國家公園粉絲頁分享,獲得熱烈的回響,逾五千人按讚,分享五百多次。

兩隻瀕臨滅絕保育動物「熊鷹」(學名赫氏角鷹)在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地區光天化日之下打起架來,打得難分難離。圖/野聲環境生態顧問公司提供

兩隻瀕臨滅絕保育動物「熊鷹」(學名赫氏角鷹)在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地區光天化日之下空中打起架來幹事地面,打得難分難離。圖/野聲環境生態顧問公司提供

發現並紀錄這一幕的研究人員說,「對生態界來說熊鷹在空中打架不稀奇,但從空中纏鬥到地面卻很罕見。」

參加研究人員從塔塔加遊客中心往大鐵杉搜拍野生動物時   發現兩隻「熊鷹」從在地面糾纏   一隻熊鷹被壓制在下面   優勢一隻發出尖銳聲音  僵持達十分鐘 

兩隻瀕臨滅絕保育動物赫氏角鷹(又叫熊鷹)在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地區從空中打到地面,打得難分難離。圖/野聲環境生態顧問公司提供

 如何發現「熊鷹」打架並拍下難得一見影片?蔡幸蒨研究員回憶說,參加研究學生在遊客中心通往大鐵杉的一條小徑上竟然撞見有兩隻「熊鷹」糾纏在地面! 畫面中,一隻熊鷹顯然被另一隻壓制在下面。佔優勢的「熊鷹」不時發出威嚇的尖銳聲,這樣的場面僵持了近十分鐘。研判應是從空中盤旋打架打到地面。

直擊的研究人員赫見「熊鷹」雙雙落地  兩鷹八趾緊緊相扣   在地上氣喘吁吁僵持   占上風的「熊鷹」嘴喙還沾著對方流出的鮮血

兩隻赫氏角鷹(又叫「熊鷹」)在塔塔加地區從空中打到地面,打得氣喘吁吁。圖/野聲環境生態顧問公司提供

她說,不知牠們何時在天空中交手,但雙雙落地後,卻見兩鷹八趾緊緊扣住,然後就是在上氣喘吁吁地僵持,占上風者還不時發出尖銳聲音威嚇,仔細看壓制者的嘴喙還沾著對方流出的鮮血,即使瞧見有人在十公尺外觀看,一點也不為所動,表情專注投入。

兩隻赫氏角鷹(又叫「熊鷹」)在塔塔加地區從空中打到地面,打得氣喘吁吁。圖/野聲環境生態顧問公司提供

拍攝到「熊鷹」到地面這一幕的研究助理說,牠們倆在地面纏鬥至少十分鐘後方結束飛離。

兩隻都是年輕血氣方剛個體   研究人員形容活了大半輩子   親眼目睹很多鳥類追逐打架  卻首見「熊鷹」從空中打到地面

兩隻年輕血氣方剛的赫氏角鷹(又叫「熊鷹」)在塔塔加地區從空中打到地面,打得氣喘吁吁。圖/野聲環境生態顧問公司提供

有趣的是,這兩隻血氣方剛的「熊鷹」是一歲多至兩歲多的年輕個體,在別人家的地盤裡面打架。研究人員形容「活了大半輩,親眼目睹過不少鳥類追逐打架的畫面。但卻是第一次看到牠們從空中打到地面纏鬥良久方休。」

玉管處委託屏科大孫元勳老師調查「熊鷹」與原住民的關係   研究團隊意外收穫 分享珍貴的「熊鷹」幹架畫面   提醒民眾關注生態保育

玉管處委託屏科大研究團隊調查熊鷹與原住民關係,意外發現並紀錄兩隻赫氏角鷹(又叫「熊鷹」)在塔塔加地區從空中打到地面珍貴畫面。圖/野聲環境生態顧問公司提供

「熊鷹」是保育鳥類,今年度就是因為牠 比較難得發現,所以玉管處請屏科大的孫元勳老師就熊鷹跟原住民關係做調查,另還做黃喉貂生態調查。」 玉管處副處長林文和說,熊鷹以屏東與台東族群最多,塔塔加偶而可見牠們的蹤跡,能夠拍到熊鷹在空中盤旋幹架一路打到地面糾纏的畫面極珍貴,透過分享,提醒民眾一起闗注生態保育。

台灣本土生熊紀錄先驅劉燕明導演紀錄過13隻「熊鷹」個體   

台灣本土生態紀錄史先驅劉燕明老師鏡頭下的「熊鷹」氣勢雄偉。圖/劉燕明老師提供

談起「熊鷹」(學名赫氏角鷹),資深媒體人也是生態達人沈揮勝於2009年10月採訪台灣本土生態紀綠史先驅劉燕明導演在同年一月,於台北縣新店郊外發現出現1隻台灣生態史上最容易觀察的野外熊鷹;他說,劉老師前後紀錄十三「熊鷹」個體生活,以16mm攝影機紀錄熊鷹,總量400呎×80卷,膠卷照片50卷,因此榮獲蒙大拿野生動物最佳攝影等國際大獎,可說是國內以數位紀錄熊鷹影像最豐富首屈一指生態導師。

劉燕明老師是台灣本土生態紀錄史先區拍過十三隻「熊鷹」個體生活史。圖/資深媒體人沈揮勝提供

赫氏角鷹小檔案

台灣本土生態紀錄史先驅劉燕明老師鏡頭下的「熊鷹」育鶵影像超珍貴。圖/劉燕明老師提供

●熊鷹學名赫氏角鷹(Spizaetus nipalensis)或鷹鵰,排灣族族人稱呼牠為qadis或adis,魯凱族西魯凱群則稱呼牠為alisi。牠體型相當壯碩 為台灣留鳥猛禽中最重的,頭後後頭羽毛常豎成角名而得名,嘴爪彎曲銳利,以小型動物鼠類、小鳥、昆蟲為食。

牠們的體長可達80多公分,翼展約與成人雙臂敞開等寬,雌鳥體重逾五台斤,約為本島另種巨鷹「林雕」重量的兩倍,腿爪粗壯,小腿覆滿羽毛,相當威猛。出現在闊葉林,海拔分布從200至2500公尺,族群數量稀少的牠屬於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

台灣本土生態紀錄史先驅劉燕明老師在鏡頭下的「熊鷹」baby。圖/劉燕明老師提供

「熊鷹」幾乎沒有天敵,但因數量稀少,十年前黑市行情高得驚人,1隻叫價30到40萬元,生存壓力危急。依野生動物保育法,捕捉、傷害或豢養一級保育動物,可處5年徒刑及150萬罰金。只有落實執法,才能夠保障牠們不再被獵捕。

熊鷹主食大型哺育動物或鳥類,有學者紀錄過牠們吃山羌的畫面。劉燕明觀察到的,多數以體重約1公斤左右的大型飛鼠育雛。(資料來源屏科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與林務局)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