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04 月 19

信義原鄉探索台灣原生種繡球花_花如小白蝶飛翔!

黃 宏璣 | 賞。生態

玉山腳下有濃濃原鄉氛圍  更有台灣原生種繡球花

信義鄉雙龍部落路邊發現的台灣原生種繡球花,花型如小白蝶飛翔綠葉之間。

玉山腳下的南投縣信義鄉除了有濃濃的原住民文化,面積遼闊動植物更是多樣化,每走一趟原鄉總有不同的收穫,小編前天上信義鄉雙龍部落探索,經通曉生態好友介紹認識一種小號的繡球花,別看它只是小號的但卻是台灣原生種繡球花,讓小編超驚喜,拍照請教專家跟大家分享。

台灣原生種繡球花花型如小白蝶飛翔超美

「快來看看這是什麼花?外型像是一隻隻小白蝶簇擁在一起?真奇妙的植物」南投縣信義鄉雙龍部落聯外道路邊,有幾株灌木白、黃花朵盛開,外型亮眼細緻讓人不得不多看幾眼!

植物專家說它是道地台灣原生種繡球花

信義鄉雙龍部落路邊發現的台灣原生種繡球花,花型如小白蝶飛翔綠葉之間。

 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楊國禎表示,雙龍道路旁這些八仙花植物,葉子看起來比較寬大,是屬於Hydrangea chinensis華八仙;台灣山區另分布有狹瓣八仙花、藤繡球、高山藤繡球、大枝掛繡球等數種類似的植物。台灣繡球花植物分類學上屬八仙花科(即繡球花科),是道道地地的台灣原生種繡球花。

依文獻記載,Hydrangea chinensis在中國大陸也有分布,被稱為中國繡球。

雙龍耆老說夏季常見它開花   沒想到是台灣原生種

信義鄉雙龍部落路邊發現的台灣原生種繡球花,花型如小白蝶飛翔綠葉之間,在效野很醒目。

「沒想到這種開著蝴蝶形白色萼片和細細碎碎兩性花的植物,竟然是繡球花的一種。」前雙龍社區理事長谷自勇表示,最近幾周往雙龍瀑布的步道旁,常見它大規模綻放,花型小巧且美麗就是不了解它叫什麼,沒想到部落就生長台灣原生種繡球花,我們更該珍惜並列進生態導覽解說的一環。

信義鄉雙龍部落路邊發現的台灣原生種繡球花,花型如小白蝶飛翔綠葉之間,在綠野顯得超吸晴。

仁愛鄉梅峰農場的繡球花有不同顏色,花朵大且鮮艷與本土原生種不同。

雙龍往瀑布的棧道超有挑戰性  瀑布景觀吊橋今年發包

通往雙龍瀑布的伊希望棧道三千三日階是條挑戰路線,預計最近開放。

要到雙龍體驗部落之美,通往雙龍瀑布的伊希岸三千三百階棧道只待末端靠近瀑布的棧道修復,最近末端棧道修復就可以開放,今年南投縣府觀光處還發包新建雙龍景觀吊橋,預估最慢明年上半年可完工啟用,屆時從三百多公尺長景觀吊橋走到瀑布,再走棧道回部落就是一大賣點,也可走棧道挑戰體能極限探索瀑布再循吊橋下山。

通往雙龍瀑布的引水吊橋今年要新建一座景觀吊橋,串連整個杙道。

您可能也會喜歡




2017 04 月 19

春夏之交_野菇紛紛冒出頭_外型超吸晴請勿摘食

黃 宏璣 | 賞。生態

野外散步奇遇記_貓羅溪堤防草叢冒出圓如雞蛋可愛白菇

南投市貓羅溪畔堤防草坡最近雨後長出白色圓如雞蛋的野生白菇,特生專家說是紫色禿馬勃,建議勿食。

哇!那是什麼菇好可愛!那叢菇蕈長得大如雨傘,可以吃嗎?這是許多民眾爬山郊遊,赫見五顏六色野菇都會發出的讚嘆,可不可以吃?菇蕈專家則建議最好不要吃,欣賞就好了。

時序入夏,隨著梅雨量增加,喜歡潮濕氣候的野菇逐一冒出頭,小編日前傍晚偕同另一半到南投市貓羅溪堤防散步兼運動減肥,走呀走,突然望見斜坡草叢冒出一顆顆碩大圓如雞蛋的野菇,好奇拿出手機拍照。

南投市貓羅溪畔堤防草坡最近雨後長出白色圓如雞蛋的紫色禿馬勃野菇,專家建議勿食。

心中存疑能不能吃?

我們討論此菇純白是不是可以吃,雖已從職場退休,但以往採訪新聞經驗,猶記曾有老農冒然吃下狀似雞肉絲菇的綠摺菇中毒送醫,為了求證了解白色圓如蛋的野菇是什麼?把照片LINE給特生中心菇蕈專家林子超求教。

特生專家指是紫色禿馬勃  無毒  建議不要吃

南投市貓羅溪畔堤防草坡最近雨後長出白色圓如雞蛋的紫色禿馬勃野菇,專家建議勿食。

很快得到答案,林助理研究員說,「此菌為紫色禿馬勃,成熟後呈紫色,外皮崩解散發孢子,無毒。」接著小編再追問無毒,那可以吃嗎?研究員慎重地建議「最好不要」;因很多野菇看似無毒,但吃下肚會有什麼反應?未經實驗,最好看看就好,不要摘食避免發生中毒。

南投市貓羅溪畔堤防草坡最近雨後長出白色圓如雞蛋的紫色禿馬勃野菇,專家建議勿食。

魚池鄉大雁村長庭院年年冒出綠摺菇   碩大如傘蓋

夏天野外最常冒出碩大綠摺菇它可是有毒哦!南投縣魚池鄉大雁村長謝棟漢辦公室庭院最近幾年年年長出綠摺菇一長就一至廿多朵。,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毒綠摺菇身上,夏季潮濕地帶或樹下等最會長出這種毒綠摺菇,在南投縣魚池鄉大雁村長謝棟漢的庭院樹下,最近幾年都會長出四至六株不等,粗大的毒綠摺菇,菇傘面寬逾二十二公分,他仔細端詳後提醒,這種菇不能吃,野外的菇不懂不要亂摘食。

特生資料顯示綠摺菇有毒   初生蕈傘白色常被誤解可食

夏天野外最常冒出碩大綠摺菇它可是有毒哦!南投縣魚池鄉大雁村長謝棟漢辦公室庭院最近幾年年年長出綠摺菇一長就一叢。

特生中心資料顯示,有毒的綠摺菇長在潮濕草地或濕木屑上,初生時蕈傘呈白色,之後逐漸轉為綠色,所以稱為譗綠摺菇豃;經常被誤認為同是白色可食用的雨傘菇。

綠摺菇底部的菌摺由早期的白色漸轉為黃綠色,受到傷害又會變成褐色。誤食會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血便及脫水等腸胃炎型中毒症狀。就有一名魚池鄉沈姓農民自以為可食用,堅持叫老婆煮食因而中毒送醫。

毒綠摺菇是最易誤食中毒菇類

南投縣魚池鄉大雁村長謝棟漢辦公室庭院最近幾年年年長出綠摺菇一長就一至廿多朵,每朵直徑廿多至廿多公分。

特生資料顯示,綠摺菇還是國內最容易誤以為沒毒誤食而中毒的野菇之一;小編想起俗話說「路邊的野花不要摘,同樣的道理,路邊的野菇不要採。」奉勸大家千萬不要鐵齒哦。

毒綠摺菇小檔案

夏天野外最常冒出碩大綠摺菇它可是有毒哦!南投縣魚池鄉大雁村長謝棟漢辦公室庭院最近幾年年年長出綠摺菇一長就一至廿多朵。

毒綠摺菇屬夏季最常見的有毒菇菌,常有人當做草菇採摘誤食。

特生中心研究,毒綠摺菇外型初為半球形,後平展,成熟時褐色表皮裂開,中央較為密集,餘皆成斑點狀分散,露出海綿質菌肉。菌褶初白色,後呈淡黃綠色,傷後變褐色。

這種有毒菇蕈,生長在低海拔闊葉林或草地,農地,從12至30公分,顏色不鮮艷,外型似草菇易被誤食,是國內最易被誤食的野菇。

誤食綠摺菇會引起腸胃炎

投縣魚池鄉大雁村長謝棟漢辦公室庭院最近幾年年年長出綠摺菇一長就一至廿多朵。

毒綠褶菇屬蘑菇科,表面有纖維紋,頂端則具厚且可移動菌環,屬單生至群生性腐生菌,誤食後引起腸胃炎型中毒症狀,列為毒蕈。

夏天野外最常冒出碩大綠摺菇它可是有毒哦魚池鄉大雁村長謝棟漢辦公室庭院最近幾年年年長出碩大綠摺菇。

專家建議路邊野菇最好不要採摘食用

林子超呼籲民眾夏季看見野外長菇蕈,難以分辨有無毒性時,最好不要碰也不要採摘,以免誤食中毒。

您可能也會喜歡




2017 04 月 17

玉山腳下梅之鄉創造梅花至綠金經濟創造產業第二春

黃 宏璣 | 戲。鄉閭

山城青梅熟了吃脆梅正是時候

信義鄉等地青梅開始採收,第一批是果粒碩大的青梅,信義鄉農會保價收購做脆梅與梅加工產品,價格不錯梅農喜在眉頭。

時序進入青梅採收季節,想吃脆梅可到梅鄉買梅果回家DIY,也可以向農會採購做好的脆梅回家品嚐,還可以報名參加水里鄉農會等開辦的脆梅DIY,梅子產地四月最熱鬧了。

賞梅花至採梅果加工創造花經濟綠金效益逾五億

信義鄉至水里等地梅園每年開花引來的欣賞梅花觀光休閒產值已凌駕梅 之上。

台灣最近幾年流行賞櫻與賞梅,但櫻花只開花不結果,經濟效益不如梅樹;信義鄉農會廿年前首開先例舉辦賞梅系列的踏雪尋梅活動,至今開創賞梅觀光產值塑造出現在最夯的賞梅梅觀光產值,而且梅花盛開產生的觀光磁吸效應,有凌駕梅果之勢,信義鄉農會估計全縣梅園創造的賞梅花至採收梅果的花經濟與綠金經濟超逾五億元。

每年賞梅花掀起花經濟

信義鄉農會梅子夢工廠全力行銷梅花休閒產業創造出來的椛經濟效益已超越梅果,這是信義鄉土場梅園盛開時吸一波波遊客來獵取美景一幕。

小編從民國98年返鄉服務,採訪水里鄉至信義鄉線梅鄉至今年二月退休,一路見證賞梅已變成梅鄉觀光高峰,從信義鄉風櫃斗至牛稠坑‚烏松崙以致水里鄉上安‚仁愛鄉清流‚國姓鄉九份二山等地的梅區年年的年底到一月上旬梅花盛開時,掀起一股賞梅觀光熱潮,其中牛稠坑柳家梅園更首開先例斥資把崎嶇難行的梅園打造成觀光梅園,掀起賞梅風最顯著。

梅子節脆梅DIY創下逾千人參加記錄

信義鄉等地青梅開始採收,梅果產生的綠金效益驚人,這是信義鄉農會千人脆梅縣長林明溱(左前一)等都來體驗脆梅製作樂趣。圖/魚池鄉民沈揮勝提供

如今從水里至信義等梅鄉在南投縣府農業處輔導下,賞梅季已成南投縣年度盛事,接著是四月起的採梅季打造成觀光休閒活動,一場脆梅DIY可以創下千人同時登場記錄;誠如信義鄉農會黃志輝總幹事說,現在賞梅花產生的花效應與花經濟價值甚至扶搖直上凌駕梅果了。

信義鄉等地青梅開始採收,南投梅子節由信義鄉農會千人脆梅DIY揭開序幕並宣告青梅綠金效益驚人。圖/魚池鄉民沈揮勝提供

其實青梅也是信義至水里鄉農會的金雞母;每年四月梅子節南投縣水里鄉農會供銷人員到全省各地行銷DIY,場面一場比一場盛大,場次年年成長就是明證。

信義鄉等地梅園透過規劃變成觀光梅園,從賞梅花至採梅果,觀光效益年年成長。

信義鄉農會保價收購青梅加工創造梅經濟

                    

一顆顆滾動清洗分級篩選的青梅,儼然已成信義鄉農會梅子夢工廠最重要的「綠金」,全鄉手採梅產量不僅居全國之冠,青梅相關產品每年還帶來超逾兩億元以上的產值,占整個農會盈餘的五分之三,成為偏鄉在地特色的金牌農產品,將持續收購到5月。

信義鄉農會保價收購青梅梅農笑

信義鄉等地青梅開始採收,先收購果粒碩大的青梅做脆梅,年近八旬的伍姓梅農很高興農會保價收購,生活費有了。

「南投縣青梅栽培面積1380公頃,幾占全國4280公頃的32%。」黃志輝說,過去全縣年產量達14995公噸,幾占全國產量43%,但連兩年氣候因素減產,農會四月初啟動保價收購,開市每日收購2500公斤,比去年多, 脆梅用的青梅今年以每公斤60元向梅農保障收購,比以往每公斤45元為優。

信義鄉等地青梅開始採收,今年產量仍與往年比起來只有三成產量,產地價格再上翻。

牛稠坑地區知名的柳家梅園,今年產量比正常年減損約2成,相較於一般粗作式梅園,產量與品質都穩定多了。園主柳慶祥說,正常每公頃可採收60008000公斤、今年大約5000公斤;由於採有機經營,除提供梅子夢工廠,多數投入有機市場。

青梅採收分手採與竿採

信義鄉等地青梅開始採收,今年產量仍與往年比起來只有三成產量,產地價格再上翻。圖/信義鄉農會提供

青梅採收,有手採與竿採兩種方式;前者摘取完整梅果,適合醃製Q梅、脆梅,竿採因會損傷外皮,多用以熬製梅精;梅子夢工廠近年門市及通路需求量大增、大陸市場甚至占總銷量近3成,為滿足需求,今年青梅收購量將從去年的30萬公斤,增為40萬公斤以上。

農會總幹事說梅樹開花至結果都有經濟效益

談及梅樹效益;黃志輝有感而發說,老梅樹枝幹蒼勁有力只要稍加整理就是很好的觀光賣點,抗病力強且不必施用太多肥料好管理,次是每年十二月下旬至隔年梅花盛開,儼然已成觀光熱季,帶進的觀光產值就難估計,接著是青梅採收也是一件大事。

       

青梅不同成熟度有不同的用途愈愈香

信義鄉農會總幹事黃志輝說青梅的經濟效益最好,從五分熟至全熟都可用利用,這是往年黃熟梅評鑑一幕。

「青梅屬鹹性食物,是很棒的健康食品,梅果利用率超高。」黃志輝說,梅果五至六分熟採收做脆梅與梅精,六至七成熟則做O梅與烏梅等,七至八分熟最香可做梅酒與梅果醬,愈熟愈香,這是其他水果無法比擬的。

信義鄉農會總幹事黃志輝說青梅的經濟效益最好,從五分熟至全熟都可用利用,這是往年黃熟梅評鑑一幕。

信義鄉農會梅子夢工廠把梅果的效益發揮極緻,梅精就是其中高單價產品,最近幾年年年賣到缺貨。

今年梅果行情好,交貨給信義農會的78歲阿嬤伍阿現說,梅園好照顧,只要定時除草施肥就好,農會保價收購有穩定收入很讚。她說,青梅採收雖很辛苦,但有收穫就很高興。

您可能也會喜歡




2017 04 月 16

環保繞境成真__埔里媽祖周末率信眾進行一場無煙環保遶境活動建立新典範

黃 宏璣 | 戲。鄉閭

埔里鎮天后宮媽祖首辦環保繞境

埔里鎮天后宮媽祖繞境首創國內第一場環保無煙繞境,沿途所經潔靜無煙害。

環保繞境可能嗎?可能而且真的做到了,實踐這個環保理想的則是埔里鎮天后宮媽祖。

同日則有列為全台三大炮的雲林縣北港百年犁轎於十五日上午北港朝天宮媽祖出巡後盛大登場,將從早上炸到深夜,鞕炮炸出蕈狀雲,埔里天后宮媽祖環保繞境更具意義。

時序進入四月,四月十九日剛好是農曆三月廿三日的「媽祖生」,南投縣埔里鎮天后宮十五日週六首度熱鬧舉辦「媽祖文化節」,為了響應環保減緩空汙,首度推出「環保遶境」,也就是媽祖遶境全程不燒金紙、不放鞭炮,用餐堅持在地食材不用免洗餐貝,都是繞境創舉。

埔里鎮天后宮媽祖繞境首創國內第一場環保無煙繞境,沿途所經潔靜無煙害,主婦還推嬰兒車全程參與。

埔里最近幾年常為PM2.5紫爆所苦   間接促成國內首場環繞境

小編猶記一般民俗只要神明繞境或出巡都要燒大量金紙,燃放大量鞕炮才像神明出巡繞境湊熱鬧,但最近幾年山清水明的埔里鎮飽受PM2.5濃度常爆表「紫爆」之苦,至今無解。間接促成這次的「環保繞境」活動,突顯埔里人的信仰智慧。

天后宮主委說考量埔里盆地地形  請示媽祖認可無煙繞境

埔里鎮天后宮媽祖繞境首創國內第一場環保無煙繞境,信眾井然有序躦轎腳體驗一場無煙害繞境宗教之旅。

這次的「媽祖文化節」是由南投縣政府、埔里鎮公所、埔里天后宮以及18C文化基金會共同舉辦;怎會想到辦一場史無前例的環保繞境?「埔里屬盆地地形,髒空氣不易排出,甚至在鎮內天空打轉,紫爆嚴重傷害小鎮形象。」天后宮主委陳鏡正說,想到山城近幾年天空烏鴨鴨的,因此請示埔里媽獲認可,就與參加遶境的陣頭、沿途店家溝通,促成「無煙遶境」。

埔里鎮天后宮媽祖繞境首創國內第一場環保無煙繞境,沿途所經潔靜無煙害。

繞境起駕之外  全程不繞金紙,創繞境史創舉

埔里鎮天后宮媽祖繞境首創國內第一場環保無煙繞境,沿途所經商家與住家都配合不燒金紙且點一炷香,潔靜無煙害。

小編觀察這場首開記錄的「環保遶境」在媽祖上轎起駕時,依傳統習俗焚燒一次金紙外,全程就未再見煙霧,連遶境沿途家戶祭祀媽祖,也都配合遵守「不燒金,一炷香」的原則;往來人車和信眾大讚「乾淨清新但熱鬧不減」,可說是「遶境史上的創舉」。

小編現場直擊無煙繞境  讓人動容

埔里鎮天后宮媽祖繞境首創國內第一場環保無煙繞境,沿途所經潔靜無煙害汙染。

埔里媽十五日上午八時許由縣長林明溱、立委馬文君等人扶轎起駕,從埔里天后宮出發,參加人員全程徒步,未見放鞭炮燒金紙,鞕炮聲則是用四部靠氧氣點火引發聲響的電子炮車取代,沿途各式熟悉的爆竹、煙火聲響大作,就是不見煙塵、紙屑四散。

家戶與店家都配合不燒金  一炷清香  信眾井然有序躦轎腳

埔里鎮天后宮媽祖繞境首創國內第一場環保無煙繞境,信眾井然有序的躦轎腳,讓人動容。

繞境所經店家與住戶則擺設香案祭拜媽祖,最難能可貴的是也謹守「不燒金、一柱清香」的原則,沿途鄉親也井然有序參與「躦轎腳」,眾人跪拜讓媽祖神轎通過,祈求媽祖顯靈庇佑,全程未見煙霧,繞境人潮後端還有群年輕人持掃帚隨手清掃垃圾,確保落實環保出巡。

埔里鎮天后宮媽祖繞境首創國內第一場環保無煙繞境,信眾井然有序躦轎腳體驗一場無煙害繞境宗教之旅。

媽媽帶小孩跟著繞境祈福都說讚

埔里鎮天后宮媽祖繞境首創國內第一場環保無煙繞境,家長安心帶小孩參與。

集小城眾人之力促成埔里首次「無煙遶境」,鄉親普遍給予正面評價,繞境途中有媽媽等推著嬰兒車,放心帶著小寶貝跟著遶境祈福,不必擔心鞭炮、煙火的髒空氣,陳姓鎮民等認為遶境的炮聲、陣頭等傳統元素都有,沒有大量煙塵,各式表演一目了然,真棒。

抱著孩子圍觀的塗姓婦人說,媽祖出巡首度走環保風,讓鎮民能安全健康帶孩子認識遶境文化,不用擔心小朋友吸入過多髒空氣,值得肯定。

禁用免洗餐具並用在地蔬食

至於遶境活動提供的餐點也推廣在地蔬食,禁用一次性免洗餐具,主辦單位準備二千套不鏽鋼碗筷,鼓勵民眾自備餐具,用過的碗筷則由廟方出資成立的「洗碗隊」,以埔里環保酵素團自製的天然洗劑處理,儘量做到不破壞環境,要讓全國看到最環保的遶境活動。

承辦的18C文化基金會說,很高興成功辦一場兼顧環保、熱鬧,無塵紙屑的環保繞境。

埔里鎮天后宮媽祖繞境首創國內第一場環保無煙繞境,環保繞境一幕。

埔里鎮天后宮媽祖繞境首創國內第一場環保無煙繞境。

您可能也會喜歡




2017 04 月 15

周末樂活_南投縣桐花祭今天首登場_藝桐喫茶野餐趣美麗登場

黃 宏璣 | 戲。鄉閭

南投客家桐花祭活動,十五日由埔里鎮中峰國小的戰鼓聲揭開序幕,今年活動特別安排親子寫生,一大早就有相當多的家長帶著小朋友入園,在桐花樹下盡情揮灑畫筆。寫生的李姓小朋友說,「我很開心能來這裡寫生,這裡的油桐花開得很漂亮。」張姓家長表示,「這裡的感覺還不錯,風景也很美。」的確石雕公園配合活動免費入園,大家玩得盡興。

配合桐花祭推出桐樂嘉年華等豐富內涵

南投桐花祭活動首場在埔里牛耳石雕公園登場,配合推出桐樂嘉年華豐富活動內容等。

南投桐花祭活動首場在埔里牛耳石雕公園登場,配合推出桐樂嘉年華豐富活動內容等,親子一起同樂。

為了豐富桐花季活動,文化局與埔里在地業者合作,推出桐樂嘉年華、桐花樂音、紙愛桐花雪、勇闖桐林、野餐桐樂會等,讓遊客透過寫生、桐花手工紙製作、鼓動桐花DIY、闖關遊戲等活動體驗桐花祭樂趣,會場周邊的哈客市集有許多小鎮農特產及小吃等供民眾購買品嘗,老天幫忙今天溫度適中,是辦活動的好天氣,現場氣氛熱絡。

桐花舞春風炒熱氣氛

南投桐花祭活動首場在埔里牛耳石雕公園登場,配合推出桐樂嘉年華豐富活動內容等。

首場桐花祭活動,民眾除了可以一睹傳統的祭祀禮儀,還有活潑易學的桐花舞蹈,引領參加民眾一起舞動青春和健康,縣府文化局長林榮森說,希望藉此拉近族群的距離,期望民眾在活動當中可以融入整個客家濃濃的氣氛並體驗客家生活方式。

桐花系列活動一共5場如下:

●,廿二日上午9時水里區阿喜桂花園「藝桐趣•遊水里」。

水里場桐花祭值得期待。這是往年水里鄉在阿喜桂花園辦桐祭熱絡場面。

●,廿一日晚間六時卅分五城客家文化公園推出客庄五城星空音樂會,23日上午10時魚池區五城客家文化公園「桐舞翩翩•星空響樂」。

魚池鄉歷犇桐花祭很有內容,畫油紙傘是其中一項大人小孩皆宜的客家童玩趣。

●,29日上午9時30分在埔里區溪南國小後方桐花大道「藝桐喫茶野餐趣」,同日上午8時30分草屯區演藝中心戶外廣場「漫遊草屯--桐花舞~桐樂趣」。

水里鄉民和村阿喜桂花園後山的桐花林相壯觀,今年花況如何值得期待。

坐在綠樹下聆賞桐祭歌舞表演是一種心靈享受。

往年客委會會把埔里場選為桐祭首場,今年則由縣府與埔里鎮公所合辦,桐花祭舉辦至今已成油桐花開時的盛會,讓人重溫五月雪的美麗滋味,只是老天總愛開玩笑,最近幾年油桐花期都延後,想追五月雪要順延了。

您可能也會喜歡




2017 04 月 15

夜鷹幼雛常被誤是落巢鳥 送特生反造成親子離散

黃 宏璣 | 賞。生態

時序進入夜鷹繁殖季  生在地上或屋頂幼鳥常被誤認掉巢送特生

最近常有生在屋頂或地上夜鷹幼鳥被誤為是落巢幼鳥送特生。

追!追!追!這個讓失眠民眾槌心肝的叫聲,是台灣夜鷹惹人嫌的主因,其實它早期都棲息河邊溪床,因棲地遭河川疏濬等原因破壞,被遷往都市居住育鶵,它築巢地上致幼鳥往往被誤認落巢被送保育單位安置,反而落得親子分離則不禁讓人扼腕!

專家說在地上築巢生產的夜鷹  幼鳥最易被認為掉巢送保育單位

夜鷹通常築巢於屋頂平台或地上進行繁殖工作,幼鳥出生就趴趴走常被誤為是落巢送保育單位,反而拆散它們的親子關 係。圖/沈揮勝提供

每年三至七月進入它的繁殖季,都在地上築巢的夜鷹,最近二週常下雨,有些民眾爬上屋頂巡視排水,有人因而撿到「落巢鶵鳥」,好心撿送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累計十多隻;卻不知道這種舉反而變成是拆散牠們的親鳥雛子、苦了保育人員!專家說,正確作法是盡量讓牠留在原地,讓親鳥前來餵食或帶走。

夜鷹幻鶵出生就會趴趴走  發現它落單往往親鳥已被嚇走

夜鷹通常築巢屋頂平台或地上進行繁殖工作,幼鳥出生就趴趴走常被誤為是落巢送保育單位,反拆散它們的親子。圖/沈揮勝提供

夜鷹不築巢直接下蛋在地上。

台灣知名鳥內專家、農委會特生中心高海拔試驗站主任姚正得說,台灣夜鷹繁殖過程中,根本就不築巢,親鳥直接把蛋生在石礫堆或屋頂平台,鳥寶寶一破殼就會趴趴走,民眾發現牠落單,其實是親鳥已先被嚇走,只要人們暫時迴避些許的時間,鳥爸鳥媽很快就會再回來。

夜鷹俗稱夜蚊母捕食蚊蟲  幼鳥送特生沒那麼多蚊子餵  餵食很辛苦

夜鷹通常 築巢於屋頂平台或地上進行繁殖幼鳥工作,幼鳥出生就趴趴走常被誤為是落巢送保育單位,它的眼神似在說不要抓它。

「台灣夜鷹是夜行性鳥類,俗稱「夜蚊母」,顧名思義以捕蚊蟲為食,好心人把雛鳥送到特生,害親鳥失去孩子,也讓保育員一個頭兩個大!」姚正得說,要如何抓那麼多蚊子啊?後來想說用麵包蟲餵,但牠們卻不肯張嘴,只能一隻隻掰開嘴喙硬塞,人、鳥都很痛苦。

台灣夜鷹築巢屋平台或地上進行繁殖,幼鳥往往被誤認是掉巢抓送保育單位,反而拆散牠們的親情。

專家呼籲發現夜鷹幼鶵   先觀察勿急著營救反較周全

夜鷹不築巢直接下蛋在地上繁殖,因此幼鳥出生就常被誤為掉巢送保育單位反而拆散牠們親子闗係。

最近一週特生連續接到3隻台灣夜鷹雛鳥,收容累計達10多隻,依往年經驗,56月數量更多。因此提醒,各種離開巢位的幼鳥,其實有相當比例是在親鳥掌握監控中,民眾把牠「救」走,有可能越幫越忙,留原地先觀察再決定是否營救,會比較周全妥當。

幼鳥掉巢處理有套SOP   觀察等親鳥來帶回去  如果受傷才送保育單位

春夏之交也常有出生不久領角鴞落巢送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照顧,餵食都要很細心。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歷年收到掉巢鳥類很多元,去年以領角鴞居首。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其他鳥類,特生中心指出,春天動物繁殖高峰,因此不小心從樹上鳥巢掉地的幼鳥也很多,往年就曾有一個月6隻小領角鴞掉巢被送來特生,其實小鳥掉巢,基本上親鳥還在附近尋找幼鶵,建議民眾如果發現掉巢幼鶵不要驚動,遠遠觀察等待親鳥來帶回去。

去年春夏之交就有不少隻小領角鴞掉 巢被送特生,每隻模樣都很卡哇伊。

特生一名獸醫師說,鳥類掉巢處理有套SOP,民眾如果發現掉巢幼鳥,如果沒有受傷或身體不虛弱,先在附近觀察一段時間,基本上親鳥都會回來找幼鳥帶回樹上巢穴,也可以尋找牠的巢放回鳥巢,如果受傷或虛弱加上附近有貓或狗,才送或電保育單位處理或洽電049-2761331轉野生動物急救站查詢。

您可能也會喜歡




2017 04 月 13

玉山腳下梅園箱簍上有張會叫出聲音的臉…!它叫鬼臉天蛾!

黃 宏璣 | 賞。生態

信義鄉梅園箱簍掛一隻怪蟲蟲  模樣超奇怪還會叫

信義鄉一處梅園的箱簍十三日發現外型讓人驚恐的鬼面天蛾,讓膽小者哇哇大叫。圖/南投縣同富國小老師沈寶華提供

生物的世界可說千奇百怪且奇妙!這是看過鬼面天蛾人員與專家的共同看法。

「哇!快來看,好奇怪,這盒上怎會掛了一張讓人驚恐的臉?」南投信義鄉新鄉國小退休老師陳慈敏,十三日上午在屋旁採梅子時,發現地上箱簍停棲1隻外型超奇怪昆蟲,它的頭胸背板酷似骷髏,白色眼眶搭上血紅色的大嘴,偶而還會發出像蟬的鳴聲,感覺有點像小丑,目擊者爭睹並形容它有一張超嚇人的鬼臉。

發現人稱它有張鬼臉   專家指是鬼臉天蛾

十三日信義鄉一處梅園的箱簍發現一隻外型讓人驚恐的鬼面天蛾。圖/南投縣同富國小老師沈寶華提供

「它真的就叫『鬼臉』耶!是1種飛蛾類!」與陳慈敏一起發現這隻長相奇特昆蟲的同富國小老師沈寶華、同住的女大學生陳祉云將牠拍照請教蛾類專家,獲知牠名叫「鬼臉天蛾」或「鬼面天蛾」。

資料顯示全球鬼臉天蛾有三種  台灣就有二種

依農委會特生中心資料顯示,全球鬼臉天蛾總共有3種,台灣分布有2種,其中1個品種就是知名電影(沉默的羔羊)串聯全戲劇情、海報上女主角茱迪福斯特嘴角上的那1隻蛾。

天蛾專家說它幼蟲較常見  成蟲晚間才飛出來才說罕見

鬼面天蛾的幼蟲吃園藝植物,因此比較常見。圖/魚池鄉民沈揮勝提供

「鬼臉天蛾在幼蟲時代吃馬鞭草科馬櫻丹或園藝花草,比較常見,變成成蟲蛾以後多在晚間飛翔, 所以一般人較少見。」特生中心蛾類專家施禮正說,調查顯示鬼面天蛾分布台灣全島從低海技至中海拔,對調查人員來說屬常見蛾類,只是成蛾晚間出沒一般人很少見。

信義鄉一處梅園的箱簍十三日發現外型讓人驚恐的鬼面天蛾,讓見者印象超深刻。圖/南投縣信義鄉同富國小老師沈寶華提供

看過它真面目的生態導覽員都說超驚艷真神奇

「曾在台大梅峰農場一次解說活動中,見識過這種特殊蛾類,感覺很驚豔、很難得。」日月潭導覽解說暨交流協會理事長李秀霞說,看它一眼真的印象深刻。

專家說鬼臉天蛾幼蟲至成蛾都會叫!

知名生態導覽師蘇健輝說,曾看過2次,1次在仁愛鄉南豐村;你有聽說過有會鳴叫的蝶蛾類嗎?鬼臉天蛾不但成蟲可叫出聲音,連幼蟲都會叫,還真會把人嚇一跳。

鬼面天蛾小檔案

信義鄉一處梅園的箱簍十三日發現外型讓人驚恐的鬼面天蛾,讓膽小者哇哇大叫。圖/南投縣富國小老師沈寶華提供

●鬼臉天蛾:又名人面天蛾,是天蛾科鬼臉天蛾屬下的一種,廣泛分布於台灣全島與亞洲地區低中海拔山區。

●特徵:大型蛾類,展翅10至12.5公分,胸部背面有茶褐色或灰白色骷髏形斑紋,腹部黃色而各節後半有黑色橫斑,背線部分較寬,背線前半部呈藍色;前翅黑色,有黃、褐、白色鱗粉參雜,內外橫線由多條不規則波狀紋組成等。

●生態習性:幼蟲食物甚雜,吃茄科的茄、馬鈴薯、旋花科的槭葉牽牛、玄參科梧桐與荳科、桑科等植物。成蟲於4至5月,7至8月,9至10月出現三次,成熟幼蟲體長達10公分,以蛹越冬。(資料來源台灣產彩蝶圖鑑與農委會臺灣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手冊

鬼面天蛾的外型很嚇人因而得名。圖/南投縣同富國小沈寶華老師提供

您可能也會喜歡




2017 04 月 13

日月潭遊艇出現年紀最輕帥哥級船長服務好超吸晴哦!

黃 宏璣 | 情。人文

日月潭遊艇船長出現八年級生

日月潭遊艇業出現八年二班的最年輕船長何昆融(左),澎湖科大航管系畢業生退伍就返鄉幫忙駕駛總統一號遊艇的爸爸何星宏(右)開遊客,英挺帥氣超亮眼。

日月潭遊遊業最近出現一名超年輕且帥氣的船長,成為潭區的焦點人物之一。

他是彭湖科大航管系畢業的何昆融,退伍後就返鄉陪開總統一號遊艇的爸爸何星宏駕駛遊艇兼導覽。

最年輕帥氣船長何昆融成亮點

日月潭遊艇業出現八年二班的最年輕船長何昆融(左),駕駛總統一號英挺帥氣超亮眼,深深吸引年輕女遊客目光。

怎會捨棄跑遠洋船或去擔任空勤航管人員?何昆融說,「我是家中長子,下有妹妹還在求學,不忍見爸爸天天辛勤開船養家,日月潭遊客一路成長,覺得只要好好開遊艇落實服務品質還是很有前景,就回來幫忙了。」

日月潭遊艇業出現八年二班的最年輕船長何昆融(左),駕駛總統一號英挺帥氣超亮眼,常有女遊客要求合影。圖/總統一號主人何星宏提供

別小看駕駛遊艇,除了要取得船長證還要參加救生與衛生操作訓練,每項訓練都要取得證照;何昆融最近北上接受救生訓練,從他充滿自信的眼神,可以看出他對返鄉充滿期許,他說,日月潭遊艇船長年輕化,平均年齡卅至四十歲,八年三班的何昆融則是最年輕的船長。

俊俏臉龐穿起船長制服超有樣

俊俏臉龐加上白晰的身影穿起船長服超帥氣,對遊客超客氣!還有遊客懷疑他是否有駕駛遊艇資格?何昆融面對遊客懷疑眼神,很客氣地出示船長等證件,他說,就是要讓遊客放心。當年高中與科大同學與老師聽說昆融擔任船長帶旅遊,都會來日月潭搭他駕駛的總統一號體驗遊程,讚聲不絕。

日月潭遊艇業出現八年二班的最年輕船長何昆融(左),駕駛總統一號載同學遊湖,英挺帥氣超亮眼。圖/總統一號主人何星宏提供

面對潭區遊艇票價殺價競爭嚴重!何昆融說,父親堅持服務遊客不能打折更不能意氣用事,做旅遊服務就要永續經營,絕不拚價格,因此都走包船方式經營,堅持品質。

年輕船長拚服務品質與未來

日月潭遊艇業出現八年二班的最年輕船長何昆融(右三)與父親何星宏(右二)駕駛總統一號提供周到的遊湖服務深受肯定。圖/總統一號主人何星宏提供

「我們拚服務品質,不拚價格,絕不接低價團。」何昆融與他的爸爸有感而發說,如果都拚價格,搞到最後留不住年輕人,將嚴重衝擊潭區旅遊前景,反觀國外風景區遊艇沒有台灣惡性殺價歪風,這是台灣要學習之處,何況一艘遊艇要1600萬至3000多萬元,殺價競爭影響潭區旅遊品質。

日月潭遊艇業出現八年二班的最年輕船長何昆融(左),與父親何星宏(右)穿起雪白船長服駕駛總統一號,一臉的英挺帥氣超吸晴。

談起總統一號遊艇不能不談主人何星宏,他原在外地從事餐飲,16年前斥資買下當年蔣經國總統的坐船,不但成立船公司還堅持上班就穿起雪白船長制服,當時還被視為遊艇業界的異類呢!

日月潭遊艇業出現八年二班的最年輕船長何昆融(右一),與父親何星宏(左一)上班就穿著雪白亮眼船長服務,成為潭區最醒目的父子檔船長,遊客喜歡與他們父子合影。圖/總統一號主人何星宏提供

父子服務超亮眼成總統一號最佳代言人

何昆融帥氣的上班模樣,擄獲不少遊客的心,回流客不少。圖/何星宏提供

何星宏說,做什麼就要像什麼,當年他穿船長制服開船,被只穿T恤短褲開船的同行笑他是「吹西唆米的」,但他堅持上班載客就穿標準服裝,如今影響所及多數遊艇船長都穿著很很正式,這就是一種進步正向呀。

遊湖導覽絕不縮水或打折

何昆融堅持遊湖行程不能縮水,打響口碑。圖/何昆融提供

何星宏與兒子何昆融堅持服務不能打折,帶遊客到伊達邵參觀,並帶到距離九蛙頭最近地點做導覽,讓遊客認識潭水與九蛙從何而來,因為落實旅遊品質,一趟環湖至少一時五十分甚至更久,總統一號努力至今建立口碑,不但遊客回流率高還會再介紹新客人。

父子決定遊霆汰換成綠能船

日月潭總統一號未來將汰抰成綠能船迎接級色旅遊潮流。

日月潭好山好水,每年吸引逾八百國內外遊客,觀光局推展綠色旅遊力推綠能船;何昆融與爸爸溝通後決定汰舊換新,預計明年引進沒有噪音與汙染的綠能船,屆時就要把充滿歷史氛圍的總統一號頂讓出去,歡迎洽購總統一號哦,電話:0939-939007何船長。

何昆融昔日高中師長到日月潭探望得意學生,英挺打扮連老師都肯定。圖/何星宏提供

年紀輕輕就駕駛總統一號,成為潭區遊艇業界的亮點,他何昆融謙虛地說,要學的還很多,經過一年與父親的磨合終於了解老爸的堅持與經營原則,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希望與潭區同業建構可長可久的經營策略,不要再殺價。

返鄉一年遇到陸客來台墜崖超震撼

去年五月新政府上台後,陸客如同墜崖般的遽減,只靠國旅與東南亞遊客,無法彌補陸客的衰減量,水社碼頭經常遊艇等嘸人。

返鄉一年,讓他印象最深的則是政黨替後,陸客如墜崖般的急墜而下,何昆融說,這是一場震撼教育,往年一天跑三至四趟,現在船班減半,如果削價競爭無法停歇,受害最深的還是旅遊業者,遊遊業與船家的心聲政府聽見了嗎?

您可能也會喜歡




2017 04 月 11

中時記者登山健身_赫見國寶級長髯山羊觸網餓死交特生製標本

黃 宏璣 | 賞。生態

中時記者集集大山健行發現觸網繩困死的國寶級長髯山羊_ 扼腕呀!

民眾在集集大山靠近水里鄉新興村後方高崖發現犄角觸網掙脫不了致死的國寶級長髯山羊。圖/中時記者沈揮勝提供

小編從童年就聽說集集大山山脈有長髯山羊出沒,但一直未能親見牠的真面目,直至前晚從爬山訓練心肌的中國時報記者沈揮勝口中獲知真的有長髯山羊的存在,只是他發現時,牠的犄角與頭頸部被防護網繩纏住多時已沒有了氣息,真的讓人扼婉。

但也得以印證集集大山真的有名列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的國寶級長髯山羊出沒,可惜的是它觸網身亡,這 隻山羊屬母羊,專家倍覺可惜,研判山區應還有長髯山羊存在。

長期登山健身首見長髯山羊觸網

民眾在集集大山靠近水里鄉新興村後方高崖發現犄角觸網掙脫不了致死的國寶級長髯山羊。圖/中時記者沈揮勝提供

沈記者描述,這隻台灣長鬃山羊的受困地點位在水里鄉新興村後方集集大山東北支崚高崖,因崖高落差超逾500公尺,從現場情況研判,地主可能基於安全考量才在崖邊架設圍籬阻隔,防止工人或山友臨崖眺望或拍照失足,但因採用網繩,導致山羊誤觸後犄角反勾卡住,掙扎時頭頸被網繩愈勒愈緊致死。

發現時牠已氣絕現場

受困網繩的長髯山羊可見生前牠曾奮力想掙脫繩網未果,前方地面出現踩踏深痕。圖/中時記者沈揮勝提供

他通知特生中心高海拔試驗站主任姚正得上山接運,兩人從現場地面的泥土表層和茅草全被牠掙扎的腿蹄翻了幾翻,草略顯乾枯,網繩也扯出幾個大洞,研判這隻山羊至少受困3至4天,山羊可能因捱餓、乾渴、日曬、力竭再加繩索勒頸,不支氣絕身亡。

記者深感不捨通報特生帶回製標本  延續保育價值

中時南投縣記者在集集大山靠近水里鄉新興村後方高崖發現犄角觸網掙脫不了致死的國寶級長髯山羊。圖/中時記者沈揮勝提供

因此記者發現牠時,牠的雙眼仍睜得開開的,鬃毛發亮、色澤美麗,完全不像死羊,現場幫牠解開網繩時,發現牠的肢體還不是很僵硬。

特生標本專家姚正得親自上山接下觸網不幸身亡的長髯山羊並拍照存證。圖/中時記者沈揮勝提供

專家與記者確定山羊已無生命徵兆後,心中雖很不捨,但也希望牠能夠繼續呈現國寶價值。已由特生中心帶回山羊製作成標本供學校借展,作為保育教育用途。

專家指它是年輕母羊  沒有明顯外傷可製出完美標本做保育教育

中時記者沈揮勝(右前)在集集大山靠近水里鄉新興村後方山上高崖發現犄角觸網掙脫不了致死的國寶級長髯山羊沒有明顯外傷,通報特生專家姚正得(左前)帶回製作標本延續保育教育。圖/中時記者沈揮勝提供

「這是1隻重約340斤的年輕母羊,還沒生育過,真是可惜。」姚正得勘驗山羊身體後說,牠毫無外傷,全身完整,可以製出完美的標本。

山羊誤觸網繩的位處私有地,記者與專家初步研判農民設圍籬是出於安全思維的善意,可能沒想到網繩會變成國寶山羊殺手。

中時記者沈揮勝在集集大山靠近水里鄉新興村後山發現犄角觸網掙脫不了致死的國寶級長髯山羊沒有明顯外傷,通知特生帶回製作標本延續保育教育。圖/魚池鄉民沈揮勝提供

野生動物保育權責機關是林務局,南投林管處官員說,設網繩出了狀況,剛好給大家機會教育,將來在山區野地製作圍籬或欄杆時,建議農民慎選材料,避免類似悲劇再度發生。

看見長髯山羊觸網待援如何處理?姚正得說,野山羊衝撞力道很大,如還活著建議民眾設法綁住牠的腳再去解繩網,切勿直接去解困以免被撞傷。

長髯山羊很可愛但力道很大,專家建議如果發現牠受困施救時要很小心。圖/特生中高海拔試驗站主任姚正得提供

發現長髯山羊的沈揮勝是中時駐南投縣記者,年輕時是田徑健將得獎無數,台藝大高材生,擅長水彩畫與生態攝影,六年前心肌梗塞就醫,心肌被診斷壞死三分之二,醫師指示加強運動增強心肌能量,因此他只要有空就爬山,因而常有意外的新聞收穫,如今心肌能量恢復近七成。

中時記者沈揮勝多才多藝,六年前心肌梗塞從鬼門關走一回後,保持天天爬山習慣,更難得的他充滿人文關懷與正義感。

他在臉書說,一生可能會遇到12次國寶長鬃山羊,也可能發現長鬃山羊被獵捕,但這樣枉死未免太無言.;雖然看得很不捨,但希望牠的死,能夠繼續呈現國寶價值,已請特生帶回製作標本供教育用途。

台灣長髯山羊小檔案

台灣長髯山羊。

●本叫台灣野山羊,台灣特有種,也是台灣唯一野生牛科動物,原本被視為日本長髯山羊的一個亞種舊稱長髯山羊,多棲息於原始針葉林與針濶葉林,善於裸露碎石坡活動。通常單獨行動,晨昏是牠的覓食高峰。

●食性:以蕨類與草本植物或嫩為主食,每年11月交配,隔年2至3月出生,一胎一子偶而二子。

●分布範圍自低海拔郊山,直到高海拔的3500公尺的高山地區,都有出沒蹤跡,尤以二千公尺最常見,因早年人類濫捕,數量逐漸減少,目前國內禁伐加上棲 地環境獲改善,族群逐漸恢復,但仍有少數獵敗售情況,被列為珍貴稀有保育動物保護。(資料來源:林務局台灣地區保育動物圖鑑)

您可能也會喜歡




2017 04 月 10

有國寶級活化石之譽的「台灣原始觀音座蓮」,日月潭發現新育地!

黃 宏璣 | 賞。生態

魚池農民找箭竹筍發現稀有植物  專家證實屬瀕危台灣原始觀音座蓮

日月潭畔日前發現近五十株的瀕危植物台灣觀音座蓮。圖/魚池鄉民提供

「那種蕨類好特別,以前都沒有看過,趕快拍照求證是什麼蕨類!」清明節前後有二名南投縣魚池鄉農友到日月潭畔尋找季節農特產箭竹筍,意外發現近五十株特別蕨類,經鄉內生態導覽解說員葉建興初步判定是瀕危台灣原始觀音座蓮。特生中心植物組長許再文確認它屬台灣植物紅皮書中評鑑瀕危稀有植物,全球只剩台灣還有千株上下,大家要珍惜。

特生中心專家指它屬台灣特有種   

日月潭畔日前發現近五十株的瀕危植物台灣觀音座蓮。圖/魚池鄉民提供

「觀音座蓮類為古老蕨類植物。」許再文說,它約起源於古生代中石碳紀,台灣原始觀音座屬為台灣特有種,全世界只有台灣獨有物種,已知它分布在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文武廟與大雁村,蓮華池與新北市烏來等多處發現有些族群生長,估計全球只有一千株上下,分佈地區很狹隘。

全球只台灣獨有列瀕危  譽為台灣之寶

日月潭畔日前發現近五十株的瀕危植物台灣觀音座蓮。圖/魚池鄉民提供

這種評定列進瀕危植物,最主要是它很稀少,目前全球也僅有台灣才有的植物,可說是「台灣之寶」。

魚池鄉農民在在日月潭文武廟後方發現的台灣原始觀音座蓮,葉背褐色的叫孢子囊群,是確認關鍵。圖/魚池鄉民提供

量少主因台灣原始觀音座蓮生長環境大都在低海拔的原始林區,性怕熱,需要潮濕環境。」許再文指出,因人為開發,台灣的低海拔原始林區所見不多,應是棲地減少所致。台灣原始觀音座蓮目前受威脅的評估屬於瀕危(EN, Endangered)級,評估為台灣特有種,葉背有褐色的孢子囊群是確認關鍵。

一九一五年魚池鄉蓮華池首見它芳蹤

台灣原始觀音座蓮族群以魚池鄉山區最多,可能與此間環境潮濕有關係。圖/魚池鄉民提供

葉建興指出,台灣原始觀音座蓮於1915年在魚池鄉蓮華池被發現、命名並登錄為特有種,僅知南投縣魚池鄉蓮華池及新北烏來有零星分布,因數量稀少,日治時代列為國立天然紀念物。近年因投入生態觀察的民眾越來越多,魚池鄉魚池村及大雁村,陸續發現34處新族群。

清明前後是箭竹筍採收季節,魚池鄉民林姓與陳姓農友上周到日月潭拔筍時,無意間發現約40多棵特殊蕨類;經比對並請教專家後,確認為台灣原始觀音座蓮。

魚池鄉大雁山區數年前發現的台灣原始觀音座蓮,生長情況良好讓專家驚艷。

如何保護是重點  專家更關心消失四十年伊藤氏觀音座蓮

「發現台灣原始觀音座蓮新生育地固然讓人振奮,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保護」」葉建興說,另一種更珍稀、在蓮華池已消失40多年的伊藤氏原始觀音座蓮是否還存在?更讓人關切。

台灣原始薩音座蓮小檔案

●學名:Archangiopteris somai Hayata
●特徵:葉片長3050公分‚柄長2060公分;有葉枕,基部具厚革質托葉,葉緣不平整,不具回脈
●屬臺灣特有種,生長在山谷溪流旁,喜歡潮濕環境,分布南投魚池鄉、烏來低海拔原始林區

您可能也會喜歡